就业优先,财政发力——2020年全国两会展望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1季度经济增速创下新低,调查失业率创下新高,全国两会也延迟到了5月下旬召开。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展望。
作者:于博
来源:海通宏观
封面图:IC photo
经济开局羸弱,翻番面临考验。19年GDP增速逐季下滑,创下29年新低。而疫情冲击令20年1季度GDP增速大跌转负,使得“翻一番”目标面临考验。但从去年底以来的高层会议表述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看,“翻一番”目标或有所淡化。我们测算发现,严格实现“翻一番”,意味着20年GDP增速不低于5.6%、后三季度增速不低于9.1%,难度较大;“近似翻番”仅需年度增速不低于3%、后三季度增速不低于5.8%,更为可行。
失业率创新高,就业有惊无险。18年以来,高层对就业的重视程度更上层楼,不仅将“稳就业”放在“六稳”首位,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也取代通胀成为第二目标。而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就业仍居首位,凸显了就业优先的底线思维,“保居民就业”缘于疫情冲击年初就业,表现为:城镇调查失业率显著上升、城镇新增就业明显低于历年同期,全国职业求人倍率异常高企。但这些还不足以反映真实的就业压力。我们估算,目前失业和退出劳动市场的已超过3000万人,另有1400万人在职未上班。但在保守假设下,20年仍可实现1070万新增就业,4月以来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也同步回升。我们预计20年新增就业目标或保持在1100万人,而失业率目标或保持在5.5%。
财政三管齐下,更加积极有为。从3、4月份政治局会议表述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一是财政赤字率或上调至3.5%,二是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规模或不低于1万亿元,三是地方专项债规模或上调至3.5万亿元。而20年实际财政赤字也有望从4.9万亿元增加到8万亿元,相当于GDP的8%。
货币灵活适度,引导利率下行。从3、4月份政治局会议表述看,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1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也称要“强化逆周期调节”。而考虑到18、19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未提出具体的M2、社融增速目标,我们预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继续淡化M2、社融增速目标,并强调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我们预计“强化逆周期调节,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将会继续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而LPR的下行将是货币政策效果的集中体现。
如何扩大内需?托基建促消费。“房住不炒”红线仍在,棚改开工大幅退潮。4月底政治局会议重提“房住不炒”,表明政策红线依然存在,也意味着20年地产难见明显松动。19年棚改开工大幅退潮,但仍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目标,意味着20年棚改或难指望。融资改善推陈出新,基建有望否极泰来。在地产依然受限、财政积极有为的背景下,基建将成为投资中最重要的抓手。我们预计20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11%左右。随着“新基建”横空出世、公募基建REITS起航,以及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老旧小区改造”,20年基建投资有望在传统领域实现“逆袭”的同时,在融资来源、项目投向上推陈出新。补贴居民重启减税,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作为内需中半壁江山,消费的修复同样重要。一是通过调减个税、定向补贴特定人群等方式来提高居民收入,二是可以通过重启减税、发放特定商品的消费券等方式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中央政府也可适当增加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消费支出。
“十三五”收官年,改革释放红利。回顾“十三五”规划纲制定的四大类、25个细分目标,超过半数已经提前完成,为“十三五”收官之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期《意见》授权发布,意味着经济体制改革或将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大亮点,而市场主体、市场竞争、要素配置、政府职能、民生保障等五大领域改革也有望在全国两会后贯彻落实,为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推荐关注,这里有新鲜的商业资讯、经典的管理思想、深刻的商业评论……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 往期热文 —
吴晓波:预见2020(跨年演讲全文)
魏杰:2020年以后,中国最赚钱的3大产业
2019,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超1万美元!和俄罗斯、巴西差距......
脱下美国的裤子——我们的对手到底是谁?
日本消费崩溃启示:别做金色大梦!
编辑:Angela
后 EMBA 商 业 领 袖 项 目
后EMBA是MBA、EMBA之后的再延续、再提升、再超越!持续打造中国最高端的知识学习与资源整合平台,从而引领社会、引领时代、引领中国未来。自2011年开办以来,已先后开班二十五期,3000余位杰出企业家入班学习。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