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避风港”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外资连续1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5月份额度创新高——
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避风港”
根据中债登、上清所发布的统计月报,5月份,外资在中国债市净增持1145.94亿元,单月净增持额度创历史新高。同时,外资持有总量达到了24260.29亿元,在债市中的占比达到2.61%,这也刷新了历史纪录。
债券通的月度数据也表明,外资5月份买债情绪高涨,当月成交5824笔、4682亿元,日均成交26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5月末,外资已连续1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今年以来,外资加仓中国债券势头不改。在1月份净买入中国债券的基础上,2月28日起,9只中国国债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当月,外资净买入量大增。外资增持节奏在3月略有放缓,随后继续买入,并于5月创下新高。
景顺亚洲信用研究主管胡奕认为,驱动境外投资者增加配置的原因之一是收益率。中国债券的收益率和主要发达国家收益率的差距进一步加大,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约为215个基点,这是过去10年来的高位。同时,中国境内债券和全球主要的利率债和信用债市场呈现出比较低的相关性,这就意味着将中国债券加入组合当中有助于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二是中国债券进入了全球主要的债券指数。这进一步提高了国际投资者的投资动力,中国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超过160万亿元,已被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到6.4万亿元,并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近年来以年均近40%的速度增长。
近期,我国整合债券市场投资渠道,取消QFII、RQFII额度管理,扩大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试点,监管机构放开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都是扩大在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2017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在增加投资中国国债的比例。”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表示,疫情以来,中国国债的表现与其他国家的资产相比较为平稳,也会吸引很多新兴市场的基金和发达市场的基金来投资。
数据显示,5月份,新增12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5月末,共有828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450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548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170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不仅是国债,境外投资者对中国信用债的兴趣也在上升,且投资标的信用评级水平趋于下沉。黄嘉诚认为,境外基金对中国债券的投资分成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标的是利率债;第二个阶段开始看城投债、信用债等相对比较稳健、3A和2A+评级的信用债;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外资可能会投2A、2A-评级的债券。“很多外资对信用债非常感兴趣,已经在增加投资。”黄嘉诚表示。
“我们对于中国加快资本市场开放,每年吸纳接近千亿美元的债券和股市流入的判断没有变化。”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现在海外投资人对中国债市非常感兴趣,全球拥抱零利率、负利率和量化宽松情况下,中国主权资产——国债还是体现出了比较强的回报性。
邢自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市场改革和本币市场的做大要纳入快车道,如收益率曲线的建立,长端的国债发行要增加供给等,又如需要增加一些风险对冲工具,包括利率掉期等。这都有利于做大人民币资产市场,最终增强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外资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18日至19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释放了诸多“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信号。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在论坛上提到了“三个进一步”,其中有两个“进一步”涉及香港。他说,中国证监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进一步拓宽ETF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完全有能力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上海正在努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沪港两地可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提升。
据介绍,银保监会将与香港金融管理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深化两地金融合作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介绍,中国金融市场采取渐进式、管道式的开放模式,目前的开放渠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如沪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国际投资者通过离岸市场投资境内市场。第二类是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如QFII、RQFII,以及境外投资者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等。第三类是境外金融机构设立商业存在,直接在境内开展投融资业务。
他表示,多渠道并存的开放模式互为补充,较好地满足了境外投资者的需求。其中,第一类互联互通渠道,目前在开放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股票市场方面,沪深港通渠道下,境外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市值占境外投资者持有总市值的60%;债券市场方面,债券通渠道下,参与机构数量和日均交易量均超过直接入市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一些中外资金融机构一直重视布局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特别是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19日恰逢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张晓蕾说:“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我们坚定地看好大湾区的发展,计划在大湾区加大投入,用金融创新来促进互联互通,更好地支持各类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下称“德宏片区”)成立近一年来,在发展跨境电商产业、跨境金融和跨境产能合作方面有哪些亮点?下一阶段有什么举措?德宏片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高质量建好德宏片区,是一次开放跨越和创新变革的重大机遇。
据悉,现阶段德宏片区跨境电商产业业态丰富,已有10家免税购物企业开展实体经营,外国商品已达1万多个品类。中缅跨境快递业务量日均突破1万件,每天通过B2C、C2C方式进出姐告边境贸易区的包裹达2万个左右。多家翡翠网络直播平台、10个销售基地落户德宏片区,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带动2019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65%,快递业务量增长97.5%、派件量增长47%。
金融领域开放迈出新的步伐。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德宏片区出台多个金融领域开放制度,构建中缅双边银行互开账户+网银清算+人民币对缅币撮合报价的小同城模式,实现双边贸易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结算。同时,通过商业银行为电商建立双边资金池、轧差清算及融资支持,实现片区跨境电商高效运转。此外,德宏片区积极搭建银税合作平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银行寻找优质贷款难的“双向难题”。
跨境产能合作取得一定突破。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片区企业成功在缅甸木姐建厂投产并取得缅甸原产地证明,产品已通过缅甸仰光港出口至欧美国家。同时,构建外籍人员服务管理“德宏模式”,为缅籍人员办理的集身份证件信息、生物识别信息、体检信息、居留务工信息为一体的“胞波卡”,稳定了跨境产能企业用工需求。目前,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境外工业园区建设正在有序快速推进。
据了解,下一阶段,德宏片区将通过完善激励配套机制、实施跨境电商监管场站提升改造、搭建国际贸易便利化综合服务平台、优化供应链物流运输模式等系列措施,形成全方位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金融方面将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类金融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手续、完善片区金融监管服务体系等举措,吸引国内外金融或类金融机构和资金注入片区,做大德宏片区金融盘子。跨境产能合作上,德宏片区将探索一套为中外企业提供“请进来、走出去”的全流程、保姆式的服务模式,吸引进出口加工型企业进驻,力争将德宏片区打造成为全国沿边跨境产能合作的先行区、示范区。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