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丨“一带一路”值得更多掌声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南华早报》6月22日发布文章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应在后疫情时代赢得更多赞誉。
文章认为,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针对批评,是不公正的。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与一些国家提出的类似计划相比,有更多优势,应该将“一带一路”视为一种积极的思考和创新的尝试。
由于受疫情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一些项目被迫停滞,批评者由此看衰“一带一路”,债务违约等论调也被提起。
文章指出,疫情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批评者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单单攻击“一带一路”倡议的做法,有失公允。
文章表示,为了对标“一带一路”而生的“蓝点网络”等计划鲜少被西方媒体批评。一些西方媒体口诛笔伐“一带一路”项目进展停滞,但在“蓝点网络”等项目陷入停滞这个事实面前,这种批判却不见了踪影。
去年,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联合推出了“蓝点网络”计划,计划在“一带一路”路线上建设基础设施,并通过陆路和海上路线将亚洲与中东和非洲的部分地区连接起来。日本和印度几年前也提出亚非增长走廊(Asia-Africa Growth Corridor)计划。不过,这些对标“一带一路”的计划更多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没有付诸行动。
与“蓝点网络”等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无论在融资能力还是在创新模式上,均更有优势。《经济学人》在其最新文章中表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融资能力相比,“蓝点网络”等计划的“财力”显得“微不足道”;而在创新模式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是陆海空联运的“多式”基础设施建设。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不仅有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还加入了数字和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新形式。
事实上,许多西方国家的基础设施正在衰落。《南华早报》文章指出,由于未能筹集到足够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一些西方国家的基础设施正在崩溃。面对这种事实,一些西方国家却在攻击倡导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带一路”计划。
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活动低迷,“一带一路”批评者担心倡议下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变得多余。文章表示,恰恰相反,后疫情时代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或将增加。
疫情暴露了不少国家在应对流行疾病时医疗卫生系统的巨大缺陷。亚投行投资业务总干事Don-ik Lee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指出,疫情可能会刺激基础设施需求。私营基础设施开发公司Infraco Asia首席执行官Allard Nooy在一场网络研讨会上直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复苏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文章认为,无论如何,“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了一种积极思考和创新实践。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这种实践是迫切需要的。
相关链接: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译者:刘婷
责编/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