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资金充裕有利于“一带一路”融资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着力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外贸基本稳定。
《意见》强调,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要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因地制宜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重点帮扶本地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外贸企业和中小微外贸企业。
《意见》提出三方面举措:一是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认证程序,简化企业办税程序。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扩大适用范围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障。二是多渠道支持转内销。搭建转内销平台,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引导主要步行街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组织大型商业企业开展订单直采。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重点结合各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需要,组织对接一批符合条件的出口产品转内销。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引导外贸企业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建自有品牌,充分利用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加强信贷保险和资金支持。提升转内销便利化水平。做好融资服务和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开展应收账款、存货、订单等质押融资,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直贷业务。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支持保险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保险服务。加强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意见》要求,各地方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各地方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商务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要营造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良好环境,引导拓展国内市场空间,促进公平竞争。


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22日在“2020财新夏季峰会”上表示,目前情况下,共建“一带一路”面临一个有利条件:全球资金充裕,资金价格较低,是融资和对现有融资进行优化的好机会。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共建“一带一路”问题,周小川表示,疫情冲击下,目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有不同的评论。正面评论包括通过国际合作抗击疫情等,共建“一带一路”也让国际社会愈发意识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等;但也有一些质疑的评论,例如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融资额度减少了。
周小川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疫情导致交通阻断,人群不能聚集,人与人之间要保持“社交距离”,因此很多技术人员无法到位,这些都影响“一带一路”建设中部分项目的进展。但仍然有优质项目在疫情之中进展顺利,例如中国和老挝的“中老铁路”。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周小川表示,目前看人民币国际化是个相对的题目,它和其它货币在国际使用选择中有一个互补关系,其中最主要是美元。如果美国的政策造成大家对使用美元信心减弱,促使大家选择其它货币进行交易,这将给其它货币提供更多机会。因此,这首先涉及到美国的经济稳定,包括会不会再出现一轮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等问题,也涉及到一些大国会不会运用货币对其他国家交易进行制裁,这些都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可行性。
周小川进一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还涉及全球资本的流动。全球资本流动的方式、方向以及程度也会影响币种的选择。总体来讲,如果中国能够有耐心做好自己的改革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就会逐步向前发展,不必急于求成。


自今年两会中国提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各部门的后续“动作”随即展开,商务部上周表示将重新修订外资管理办法。
与前次修订相比,降低资产总额投资门槛、增加要约收购的投资方式等仍是主要看点。随着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依然强劲。
降低门槛 增加方式
6月18日,商务部就《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战投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战投办法修订草案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自然人实施战略投资,并降低对非控股股东的外国投资者或其全资投资者的资产总额要求,从拥有1亿美元资产或管理5亿美元资产的要求,降至5000万美元和3亿美元。此外,还取消了外国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发行新股方式实施战略投资的持股比例要求,将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实施战略投资的持股比例要求从10%降低至5%。
此前规定禁止外国自然人进行战略投资,并要求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不低于10%,还设定了36个月的持股锁定期,此次战投办法修订草案将持股锁定期调整为12个月。
在投资方式中,除了此前规定的定向发行和协议转让两种方式外,战投办法修订草案增加了要约收购方式,并放宽跨境换股条件,外国投资者可以以其持有或者增发的境外非上市公司股份作为支付手段。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表示:“战投办法修订草案以法治建设为核心,为外商投资保驾护航,呈现出不少亮点。如投资门槛的大幅降低,这将吸引更多外资参与A股市场,还有要约收购的放开,将为外资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战投方式。”
中国资本市场竞争力上升
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全球资本市场竞争力报告(2020)》显示,从全球排名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已跃居全球第5位。
报告称,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尤其是2019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落地见效,资本市场在保持规模指标领先优势的同时,功能指标排名显著提升,带动综合排名大幅升至全球第5位,显著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的差距。
与此同时,外资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兴趣持续高涨,寻求更加便捷进入渠道的需求不断上升。
近日,全球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建议全球投资者增持A股,资管巨头贝莱德、路博迈和富达于今年上半年相继提交中国公募牌照申请,摩根大通旗下摩根资产管理也于今年4月份宣布拟收购上投摩根基金股权至100%。
此时,大幅降低外资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门槛,既能畅通外资的投资渠道,助其积极参与开展对A股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也能促进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助推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具有“多重吸引力”
但也有人担忧,持股锁定期缩短、转让比例要求降低,外资是否会因此便利而大幅撤走?
对此,专家认为,当前A股市场估值较低,对外资吸引力强劲,此时降低外资战略投资上市公司门槛,将为外资流入注入新动力。
保德信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昊表示,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尚未恢复元气,中国市场的系统性回报还会持续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这也会使国际投资者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毕马威中国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认为,跨境投资会受到疫情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其更加关注投资目的地的市场环境和长期发展前景。
报告称,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韧性、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以及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和优质的要素资源,仍然对外资具有“多重吸引力”。
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8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延续4月的增长态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称,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