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4日起正式接受专业观众报名,境内外专业观众可以在进博会官网(www.ciie.org)注册报名。
据了解,为了便利更多专业观众到会洽谈采购,第三届进博会专业观众在注册报名时不再填写邀请码,可直接按照属地原则或隶属关系选择加入交易团或交易分团。今年的专业观众报名支持往届账户信息带入,为已注册过的专业观众报名提供便利。
第三届进博会将于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企业商业展规划面积36万平方米,共设服务贸易、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食品及农产品六大展区,并设立公共卫生防疫专区、智慧出行专区、节能环保专区和体育用品及赛事专区四大专区。
来自相关企业、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采购商、业内人士、专家学者、公职人员等,可以专业观众的身份注册报名,到第三届进博会观展、洽谈、采购。
据悉,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三届进博会筹备工作并未因此减慢脚步,各国企业报名踊跃,签约展览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90%,部分展区已趋饱和。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欧洲多国政要、前政要、专家学者等对本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中欧要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中欧要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三点重要主张,为打造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必将推动双方不断增进理解信任,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传递了积极信号”
“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正在深刻变化,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曾提出,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点也适用于中欧关系。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具有世界意义。”习近平主席强调,愿同欧方加强战略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习近平主席提出关于发展中欧关系的一系列重要主张,有助于增进双方理解信任,为今后一个时期双边关系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秘书长盖琳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45周年,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会见新一届欧盟机构领导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现了双方对发展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重视。
葡萄牙外交部前部长安东尼奥·马丁斯·达克鲁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欧中双方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巩固了相互理解与信任。受疫情冲击,世界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会见欧盟领导人,共同为双方加深多领域合作创造新契机,对于完善全球治理、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捷克科学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马雷克·赫鲁贝克说,抗击疫情凸显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在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中展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会见欧盟领导人,提出发展中欧关系的一系列重要主张,展现了双方真诚对话、寻找共识、扩大合作的共同意愿,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传递了积极信号。”
希腊外交部欧盟事务总司长罗卡纳斯表示,中国不断扩大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为促进双方互利共赢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张让人坚信,欧中合作必将取得更多成果,希腊与中国的关系也将更上一层楼。
“共同促进世界经济恢复与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欧要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中欧两大经济体应该发挥世界经济“双引擎”作用,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共同支持科学有序复工复产,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欧方人士纷纷表示,十分看好欧中保持相互市场开放、加快推进欧中投资协定谈判、加强欧中绿色和数字领域合作、构建绿色发展伙伴、加强对非三方合作等领域合作前景。
欧洲进步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朗斯洛·安多尔认为,合作是欧中关系主基调,双方在国际贸易、人文交流和多边机制合作等方面潜力巨大。在开放中发挥各自优势、挖掘经济互补性,符合双方利益。相信欧中双方进一步推动务实合作,将有力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将为欧洲国家提供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欧中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必将越来越密切。”西班牙智库“知华讲堂”专家恩里克·凡胡尔说,面对疫情挑战,欧中双方深化合作尤为重要和迫切。“双方保持相互市场开放、加快推进欧中投资协定谈判等不仅将推动欧中关系迈向更高水平,也将共同促进世界经济恢复与发展。”
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安·鲁舍表示,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并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必将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盖琳说,疫情给各国公共卫生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欧中双方在携手抗疫的同时,比以往更加需要紧密务实合作。在医疗、生物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旅游、文化等领域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将助推欧中双方在“后疫情时代”收获更多经济合作成果。
达克鲁斯表示,当前,共建“一带一路”为欧中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包括葡萄牙在内的很多欧盟国家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未来,欧中加强对话协商,扩大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既符合欧中双方共同利益,有利于增进欧中人民的福祉,也将助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为正在深刻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站在多边主义一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欧要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欧洲多国人士认为,欧中双方共同推进多边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是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
法国战略学会会长马翼科表示,习近平主席关于坚持多边主义的主张反映了欧中共同立场,对维护世界和平、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欧中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理应携手应对全球性危机,为正在深刻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相信欧中互利合作将进一步拓展。”
欧洲研究国际中心欧洲—中国项目负责人乔治·佐戈普鲁斯表示,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当今世界至关重要。面对疫情挑战,欧中双方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欧盟和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并愿意就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对非三方合作等重大问题加强协调合作。双方交流越多,彼此了解就越深,必将为建立一个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鲁舍表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提倡开展更广泛、更紧密的国际合作尤为重要。欧中双方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加强合作是双方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欧中投资协定谈判便是很好的证明。未来,双方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更好发挥世界经济的“双引擎”作用。
凡胡尔表示,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抗击疫情。欧盟和中国共同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框架下的国际合作,继续加强在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平台的有效沟通,扩大在疫苗研发、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抗疫援助等领域的合作,对于全球早日战胜疫情、实现稳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6月22日,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研究报告发布会暨研讨会在线举行。会上,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与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中方理事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开展经贸投资合作研究报告(2020 年)》。
专家指导委员会于2019年11月成立,由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中方秘书处、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共同发起,旨在发挥各方优势、充分调动资源,通过产融结合、产研结合的方式助力中国—中东欧合作。
该报告是针对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开展经贸投资合作情况的系统研究,调查对象包括109家企业和117个项目,基本覆盖了当前在中东欧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主体。报告深入研究了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经营情况,梳理分析了企业对中东欧国家营商环境的看法、主要关切和面临的困难障碍,并提出了后疫情时代进一步促进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相关建议。会议还围绕“适应新常态,探讨经贸合作新动力”和“展望未来,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近年来,进出口银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欧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出口贸易、能源资源合作、产业投资等重点领域支持了一批重大项目,不断推动中国—中东欧经贸投资合作从政府和政策层面向民间和市场层面延伸。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进出口银行加紧推动相关项目,与匈牙利财政部签订了匈塞铁路匈牙利段的贷款协议,用实际行动支持中东欧国家应对疫情冲击。
未来,进出口银行将进一步发挥金融领域研究的专长,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助力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岁月峥嵘
不忘初心

平庸懒惰
不求上进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