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岛免税不是想进就能进 牌照争夺背后有故事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10个直属海关启动“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这是继今年初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监管制度出台后,海关总署针对跨境电商新业态推出的又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跨境电商B2B出口”是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的简称,它是指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运送至境外企业或海外仓,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交易的贸易形式。
“此次改革是海关将近年来跨境电商B2C(零售)领域创新监管经验运用到B2B(企业对企业)领域的一次尝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于海纯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从短期看,改革将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从长远看,它将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稳住外贸基本盘、保就业及市场主体提供支撑。
试点首日争相尝鲜
7月1日是“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第一天,0时0分21秒,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300台价值1.62万欧元的吸尘器在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申报成功,成为全国首票采用“跨境电商B2B出口”方式的货物;0时2分整,来自天津津贸通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家具在天津顺利通关,这是天津海关放行的首票“跨境电商B2B出口”货物;0时6分48秒,广州黄埔海关成功放行辖区内某跨境电商B2B企业申报的货物,这批货值2万余元的塑料制品将启程运往新加坡……
“试点首日,北京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B2B出口’报关单、申报清单21票,货值27.7万元,主要商品为纤维布、拉力带、服装、智能手表、蓝牙耳机、滑板车等。”北京海关行邮处副处长杨燕冬介绍说。
来自杭州海关的统计显示,7月1日全天,其所属钱江海关、萧山机场海关、义乌海关等均成功验放“跨境电商B2B出口”申报清单,累计19票,货值6.68万元,跨境电商出口新模式实现了关区全覆盖。
作为首家“尝鲜”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的企业,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当天共申报了2票跨境电商B2B出口货物。公司副总裁杨文基表示,通过跨境电商B2B出口改革,企业可享受到无纸通关、简化申报、优先查验等通关便利,物流成本降低了,通关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借助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新模式,产品拓宽了市场销路,增强了高端制造企业的抗风险韧性。
“从个人海淘(C2C)1.0时代,到商业零售(B2C)2.0时代,再到‘跨境电商B2B出口’开启,标志着跨境电商新业态迈入了企业对企业(B2B)3.0时代。”南昌海关办公室主任阳振荣说,南昌海关虽不是首批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单位,但已接到很多跨境电商企业的咨询,企业对这项创新举措普遍看好。
新增代码方便通关
近年来,我国对跨境电商支持措施主要集中在零售进出口领域,但占据市场份额近80%的“B2B出口”,却无法享受到相应的通关、税收等支持。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大量传统贸易订单转为线上成交,支持‘跨境电商B2B出口’政策的出台正当其时。”北京海关副关长高瑞峰介绍说,此次试点相关改革举措为线上B2B出口贸易增设了专门的监管方式代码和通关路径。
据介绍,“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新增设的监管方式代码为9710、9810。其中,代码9710适用于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境外企业达成交易后,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直接出口至境外企业;代码9810适用于境内企业先将出口货物通过跨境物流送至海外仓,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线上成交后再从海外仓送至境外购买者。
杭州全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海外仓从事跨境贸易的电商企业。试点首日,该公司即以代码9810方式申报了一批家居用品至美国亚马逊海外仓。“原先我们是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无法享受优惠政策。”杭州全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何铭坦言,此次海关将出口海外仓模式纳入跨境电商监管,并为企业在申报、通关、物流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
在黄埔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成应强看来,新增“跨境电商B2B出口”两种代码模式后,跨境电商企业至少可享受到三方面利好:一是把大批量出口货物企业对企业模式归入跨境电商监管范畴,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进一步扩大业务;二是将海外仓模式纳入跨境电商管理,以往企业遇到的清关、运输、退税等方面问题可迎刃而解;三是在新政加持下将有更多企业可以从容地应对疫情之下的出口危机。
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经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从政策设计框架来看,此次改革充分考虑了新业态信息化程度高、平台交易数据留痕等特点,采用一次登记、一点对接、简化申报、优先查验、允许转关等针对性的监管便利措施。
“比如,企业申报单证全程无纸化,系统自动审核实时验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清单申报等更为便捷的通关通道,一体化通关与转关并行以满足企业物流多元化选择等,使通关更加高效便捷,让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南京海关副关长张亚平说。
张亚平表示,此次改革新增两种监管方式,为地方政府引导本地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了帮助,也为商务、财政、税务、外汇等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措施提供了明确的支点,有助于准确统计跨境电商出口数据,为地方乃至国家层面的决策参考提供数据支撑。
“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改革启动,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广东东莞市联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子任说,试点拓展了公司业务种类,预计下半年出口业务量较上半年可以翻番。
据统计,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到10.8万亿元,今年预计有望超过12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先后5次批复了105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遍布全国4个直辖市和26个省份。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在试点基础上,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海关监管方案和信息化系统功能,争取早日在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创新措施。”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说。


跨境电商正加快助力老工业基地外贸转型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吉林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13.6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5.3倍。
“跨境电商为吉林外贸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已成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突破口和新增长点。”吉林省商务厅厅长王志伟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吉林省以“数字吉林”建设为统领,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为依托,加快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增效,创新外贸形式,拓宽外贸发展空间。
浙江是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口支援省份。在浙江省帮扶下,跨境电商新业态在吉林省快速成长。4月底,吉浙跨境电商运营中心项目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广场启动运营。该项目以跨境电商贸易、运营、供应链和研发等四大业务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对企业和个人进行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同时,对接浙江省丰富的跨境电商资源,吸引一批企业落户,逐步培育跨境电商生态。
吉林满天欣科技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集团国际事业部授牌的全国首家渠道商,该公司董事长魏欣告诉记者,长春经开综试区提供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支持企业发展。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吉林省企业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完成线上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41.3%。
搭起综试平台,架起国际通道。4月27日,吉林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这是继长春、珲春后,吉林省第三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4月29日,吉林发布《中国(珲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5月21日,货值70万元的跨境电商货物经珲春铁路口岸入境进入珲春综保区并成功申报,标志着珲春综试区跨境电商进口保税备货“1210”业务正式开通运营;6月4日,长春兴隆综保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e兴隆”保税O2O体验中心,完成全省首票跨境电商O2O保税展示业务测试,标志着跨境电商渠道“下沉”初见成效。
物流通道建设是跨境电商的重要支撑。今年3月份,搭载约10吨跨境电商包裹及一般贸易货物的长春至首尔跨境货运包机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成功首航,填补了长春至韩国全货机通道的空白。长满欧、长珲欧、长春至汉堡等3条中欧班列,也拓宽了吉林省跨境电商发展的通道。吉林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管理处副处长刘晓迪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动长春、珲春、吉林跨境电商综试区三城联动,进口、出口双向并举,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发展,助力老工业基地振兴。


持续暴涨的免税行情,可能要遭遇拐点了。
7月10日,海南省财政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称,将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选择并确定新增加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
这意味着即使拥有免税运营资质,想在海南新开免税店也要报部委审批,OTRO东方免税零售观察专家、“杰西卡的秘密”首席执行官王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太多免税运营商想进入海南,需要国家调控。“估计有点乱,就收紧一点”,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谢祥项认为新公告准备降一下行业虚火。
有接近海南省政府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透露,海南政府有意在本地新成立一家免税公司,与外资合作,参与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竞争,放“活水”带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建设。但这一想法并未获得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对于新增离岛免税购物主体,地方政府与国家部门各有各的思路。
要开店先招标
自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免税的巨大诱惑吸引各路企业纷至沓来,想办法加入海南离岛免税市场。
7月3日,珠海免税集团在海南成立新公司——珠免集团(海南)免税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从事国家批准的离岛免税品经营、岛内居民消费的免税进境商品经营等。在此之前,凯撒旅业于2019年底就在海南注册成立了免税业务平台海南同盛世嘉免税集团,近日该集团被上海理成出资1亿元增资入股,显示市场普遍看好海南免税市场的潜力。
除了这两家公司以外,深免、中出服、王府井等拥有免税牌照的似乎也有意通过各种途径入场,目前只要与免税搭边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都获得疯狂追捧。百联股份仅公告了控股股东在申请免税经营资质,近几天就收获了七个涨停板。没有免税牌照,但通过子公司持有海免美兰机场免税店49%股权和海航中免免税品公司50%股权的海航基础,在与投资者互动平台中主动释放参与免税业务信号,过去七个交易日股价涨了44.9%。
这些公司都在下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开放程度,原因是6月29日公布的新版离岛免税政策,提及鼓励适度竞争,具有免税商品经营资格的经营主体均可平等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的经营。这一度让不少公司以为离岛免税市场要变成全球最开放的免税市场,只要拥有资质的公司均可加入角逐。
不过,有牌照,要开店也得先招标,经审批方可经营。
海南三部门的公告表示,按照经营品牌、品种、价格和国际三同步的原则,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选择并确定新增加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组织经营主体提出设立离岛免税店的申请,将依规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商务部审核后按程序批准。
三部委还警告,未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海南省批准,任何企业不得擅自发布在海南设立离岛免税购物店开展免税品经营的相关信息。违反规定的,海南省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争议“外狼”入场
该如何理解海南三部门的新公告?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向记者解释道,海南三部门的公告旨在规范市场,毕竟目前有离岛免税购物经营资格的只是中国中免,其他几家的牌照都不是,需要按规定参与投标,获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名额。当时新离岛免税政策里,也指出了具有免税经销资格的经营主体可“按规定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如今三部门的公告规定,实际上就是在对“按规定参与”做详细解释。“海南方面用意很清楚,即积极培育竞争优势,鼓励有序竞争,规范发展”,杨劲松表示。
王猛也认为海南此举希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当下资本市场的免税概念炒作太甚,事实上除了中国中免,其他公司要在海南落地免税经营,实现收益为期尚远。
有接近海南省政府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海南省方面对自贸港的免税市场建设预期甚高,希望在海南落地运营的免税店,能在经营的品牌、品种、价格方面均能做到国际同步,高标准选择新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
上述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实上海南省政府有意成立一家本地公司,获取免税运营资质后与国外某知名免税运营商合作,共同参与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或者协助国外免税运营商获取国内免税运营资质,引“狼”入市,激活免税市场。
王猛向记者解释称,免税行业和传统行业类似,采购规模、出货规模、消费人数决定了商品采购的成本以及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在这方面中免集团目前在全球排名第四,排在中免之前的分别是Dufry、韩国乐天、韩国新罗。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无疑是首选的干扰因素,谁能降低采购成本,收缩运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购买价格,是制胜的关键。
这条“外狼”是否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免税集团Dufry?21世纪经济报道未能联系到该公司予以证实。不过据报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的第一天,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就与Dufry高管视频连线,推进相关领域务实合作。
不过,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认为,国家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引入适当竞争,优先希望培育本土免税公司,待其能力成长到一定程度再加入国际竞争者,共同做大免税蛋糕,共同发展。“这会是比较理想的路径。”该人士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竞争会加速,不排除外资参与角逐海南免税经营资格的可能。
即使短时间内没有“外狼”,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竞争态势加剧仍是可想象的前景。“如果满大街都是免税店,那谁都赚不到钱。”王猛认为,国家进行调控是有必要的,需要对免税店的布局有通盘考虑。有免税企业赞同政府调控的做法,指出所有人都希望把免税店开在三亚海口,但太多免税店会导致无序竞争,最终需要回归有序市场。
岁月峥嵘
不忘初心

平庸懒惰
不求上进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