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如何报志愿?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高考结束后,帮孩子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对很多家庭来讲,都是一个新问题和复杂问题。说是新问题,是因为属于初次接触,不少家长并没有上过大学;说是复杂问题,是因为面对几千所学校和几百个专业,不知怎样做出准确的选择。
这样以来,很多家长和孩子一起拿着厚厚的载有各高校招生信息的书本或报纸彻夜钻研,真正做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为中国每年炎炎盛夏的一道风景线。
那究竟应该怎样选择填报高考志愿呢?
先简单说个原则,再具体举个例子,供考生和家长们参考。
如果一生想做专业或学问,应将专业排在第一,学校第二,城市第三。也就是说,只要专业好,不管是哪个学校,在哪个城市,都可以。比如中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分别在合肥、哈尔滨、西安,这三个学校的部分专业比在北京的清华都好,如果你喜欢并愿终身从事这个专业或学问,可以毫不犹豫的选择她。因为做专业或学问,功底越深越好。
如果不想做专业或学问,应将城市排在第一、学校排第二、专业排第三。也就是说,只要城市好和属于综合性大学,专业排名差一些也没关系。比如,如果能到北上广深港上一个次一些的综合性大学,也不去二三线城市尤其又不是一个综合性大学读一个好一点的专业。因为不做专业或学问的话,受到综合性影响越大越好。

笔者在这里以将来从政经商并想有一番大的作为为前提,推荐两个大多数人根本不去考虑的专业,一个是数学,一个是中文(或其它语言)。
如果选理科,建议选择更好城市的综合性大学的数学专业。
选择更好城市是为了受该城市的影响,选择综合性大学是为了受到该大学的综合性影响并方便选择第二学位。这个道理一说即明,无需多言。
那为什么要选数学呢?
大多数家长一定觉得挺奇怪,甚至很不屑。而且可能,越是普通家长,越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点不正常。
但这样做的理由确实不少而且很全面、充实和理性,请耐心往下看。
1、数学是基础学科,可培养逻辑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在现在已经和未来更是供大于求的社会发展阶段,只靠模仿和跟随,已经不大可能获取大的成功。要想有所建树,必须有所创新。而要有所创新,逻辑思维就至关重要。数学恰恰就是最缜密、最完美的逻辑思维。
2、数学专业好选择学校,一般分数够线就能录取。
正因为数学专业不被常人所重视,所以一般不用担心报高录取不上、报低吃哑巴亏,也就相对能选择比较好的城市与综合性大学了。
3、学数学不用追求学多好,可腾出更多时间丰富和历练自己。
由于我们设置的前提是“将来从政经商并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并不从事数学专业,所以不用学的太好,中等成绩上下即可。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广泛阅读和锻炼身体,参加社会实践,谈一场恋爱、交几个知心朋友等等。
4、学数学不耽误就业和选职业。
若想当律师,可以就在这个综合性大学兼拿个法律学位;若想搞财务,就在此兼拿个会计学位。你想干什么就拿个相应的第二学位,也许只需考个资格证,并不算多难。而且因为你有数学基础,干什么都应该更容易分析出事物的内在逻辑,那就会比一般人干的更好。
5、学数学不耽误考研。
学数学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想让你继续考研,给你更长的时间思考,将来到底学什么专业或者说干什么更合适。由于我们设定的前提是“将来从政经商并想有一番大的作为”,那考研时最好是学经济或管理类专业。当然这得在本科学数学时,就开始学一些经济或管理类专业的知识或干脆拿个这方面的第二学位。大家很有必要知道,数学专业的本科生确实是经济、管理等专业很多研究生导师的香饽饽。
6、学数学不耽误考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考试,好像都有相当大比例的纯数学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是看你有准儿没准儿、是不是填1+1可能等于3。因为数学只能用逻辑思维,得出唯一正确的答案。你若对这些数学题不会解答或胡乱填写,将来你工作时就可能缺乏逻辑或胡编乱造,那怎么能当官呢?
7、很多好单位青睐本科学数学专业的研究生。
多年来,不仅硕士生导师喜欢数学本科生,而且银行、大型企业也很喜欢本科是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尤其银行。花旗银行说,他们70%的工作离不开数学,离开就得关门。
8、大学数学专业都有基础教学力量。
数学对各个学校都是传统专业,不说讲得好,至少讲不错。而很多升格、改制、合并的“垃圾大学”,所开专业紧跟时代,很是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眼球,但师资力量却明显跟不上,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
9、先选数学是为了以后更准确的选择。
让一个18岁的中学生选择一生从事的专业是不是很残酷?至少是有点过早吧。那么先选择数学这么一个不仅绝不会学错和过时,而且还会永远正确和有用的最基础专业,等一两年后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和更把握的判断能力时,再确定专业不好吗?作为过来人,我们在当初懵懵懂懂时就稀里糊涂地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是不是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写到这里,不想再写了,虽然让你选择数学的理由还有,但以上九个已经足够了。
如果选文科,建议选择更好城市的综合性大学的中文专业。
这样选择的道理与上述选择数学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没有像数学那样被认为不正常的很。
中文当然也是最基础学科之一,干什么也离不开语言表达,而且在很多时候决定着事情的走向和成败。若以语言表达为主的媒体和法律人士为例,很多文章尤其是律师诉状和法官裁判文书,漏洞百出、歧义不断,简直不堪入目。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文基础太差。这对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可是影响很大。
如果像上面谈数学说具体理由一样,当然也可以列出很多条,相信读者自己已可为之。下面对文科选择中文专业不再多言。
当然,这里只是在谈“将来从政经商并想有一番大的作为”的前置条件下的一般规律,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比如,你就想当医生,那就得从本科开始学医学专业,当然这也离开了我们设定的前置条件。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学数学不能理解吗?
显然,不是不能理解,而是你不理解!不是别人不正常,而是你不懂得科学思维,你是感性思维、群体思维的大多数。
在这里还要说一句,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好一点儿的现在叫“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比如过去的“211”,你的分数需要比该校的最低线高20分左右,可能才能被录取,过去的“985”大学更是如此。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学数学的这个道理,很多有识之士也都为孩子选择了数学专业。
笔者对待自己孩子报高考志愿时的如此大事,一家三口只有三言两语,选择的全是综合性大学和数学、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也是数学专业,属应用数学。
想通报考志愿的这个道理后,几个小时便解决问题,然后便一边儿玩去了。非常轻松和省事,丝毫没有整天瞪着眼、喷着唾沫星子去争论,也没有撅着屁股看什么书籍和资料,搞得整天头晕脑胀、患得患失。
最后,孩子被一个985大学录取了个计算机专业,后又出国读了个经济类的硕士,然后孩子自己找了个不错的工作,做家长的啥也没有管。整个事情,自己觉得还是很成功和得意的,也是因为自己的理论得到了自己实践的验证。
也就是说,自身就是践行这个逻辑的成功案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毕生的追求,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总是去忽悠别人,自己却不按自己所说的去做。让别人为而自己不为之,是我们不少人的毛病、习惯甚至是故意,尽管联合国总部大楼墙上、《人权宣言》 、《世界伦理宣言》都写着我们孔圣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千古传颂名言。
笔者写作的原则也坚持知行合一,要么是逻辑思维的科学推论,要么是亲身实践的理性总结,虽不是事事和完全正确,但在最大程度地追求准确性和实战性,兼以知识性和趣味性,所以叫论道乐园,目的是以论证本质规律、交朋结友为乐。
如果再回到高考报数学的现实中,大多数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不对的。他们大概会说,怎么报数学专业呀?学数学有什么用啊?想让孩子当老师啊?
没办法,谁也改变不了在新问题或复杂问题面前绝大部分人的认识是错误的这个规律。
报考志愿对大多数家庭就是新问题、复杂问题,这在开篇即言。
但愿本篇小文能引发您对高考报志愿的一点思考!


点击图片 关注我们
论道乐园 每周一更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