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怎么看?国家统计局10位相关负责人权威解读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在这份新鲜出炉的中国经济“半年报”中,不少数据让人眼前一亮。如何看待这些数据?国家统计局多位相关负责人为大家权威解读:
关键词:GDP
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整体经济稳步复苏
解读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赵同录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增长实现了由负转正,整体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
各行业均呈现回升势头,部分行业实现正增长。二季度,除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深仍在逐渐恢复外,其他行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
投资拉动作用增强,消费出现回升。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二季度三大需求对GDP拉动作用较一季度均有明显改善,共同拉动经济实现了正增长。
随着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扭转了一季度向下拉动的态势。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降幅收窄和工业存货增长。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存货变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居民生活有序恢复,加上各地促消费政策接连出台,消费市场稳步回升。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向下拉动GDP 2.9个百分点。
稳外贸政策加快落地,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GDP 0.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关键词:农业
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逐步恢复
解读人: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 李锁强
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夏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减。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夏粮单产提高,成为夏粮增产的主要因素,支撑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家禽生产较快增长。随着畜禽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畜禽产品调运和生产资料运输逐步畅通以及生猪产能持续提升,畜牧业生产稳步恢复。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涨幅比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1.1%,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7.9个百分点。
关键词:工业
工业生产明显回升,重点行业持续发力
解读人: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 张卫华
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快速调查显示,工业企业开工情况从年初严重不足逐步恢复,二季度开工复产情况大幅好转。截至6月中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基本全面开工,其中有68.4%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八成以上,较4月上旬上升17.2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显著回升,有力拉动工业生产增长。二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而一季度为下降14.0%,为回升幅度最大的行业板块,且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2个百分点;6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较上月继续加快0.2个百分点,拉动工业生产增长3.2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新动能持续发力。在各行业普遍遭受疫情冲击的形势下,新兴产品需求表现良好,订单逆势增加,体现了新动能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持续性。
原材料行业由降转升,消费品行业逐步恢复。消费品行业降幅大幅收窄。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医药、电子行业出口加速。医药、电子等行业出口快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回升。企业效益状况逐步改善。
尽管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明显恢复向好,但仍面临多年未遇的严峻复杂形势。上半年总体看,工业生产、产品出口、企业效益均处于下降状态,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多困难。下阶段,全球疫情仍可能持续蔓延,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保持工业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势头仍存在不确定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应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支持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不断巩固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
关键词:能源
能源供应保障有力,清洁能源比重稳步提高
解读人: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 刘文华
上半年,能源领域复工复产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增长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秩序持续恢复,工业、投资、消费等均呈回升态势,加之居民生活用能的稳步增长,能源需求逐步回暖,能源消费降幅明显收窄。占全社会能源消费六成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9个百分点。其中,电力、钢铁、化工、石化、建材、有色等六个主要耗能行业(合计能源消费占规模以上工业八成以上,合计增加值占三成左右)能源消费增长0.8%,增速由负转正,一季度为下降3.2%;其他行业能源消费下降6.0%,收窄3.8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上半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9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上升1.4%,升幅比一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
关键词:服务业
服务业稳步复苏,新动能彰显潜力
解读人: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 杜希双
初步核算,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257802亿元,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5%,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8.7个百分点。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35122亿元,由一季度同比下降5.2%转为同比增长1.9%。
新兴服务业逆势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疫情冲击下彰显优势和潜力,今年各月生产指数均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7.9%。
新动能化“危”为“机”。疫情期间,电商平台进一步渗透生产生活,远程医疗、无人配送、在线教育、“云”办公等数字化新动能在危机中展现强大潜力。
服务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疫情倒逼服务业积极应变,创新发展。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7.2%,增速高出全部服务业投资8.2个百分点。
目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自3月份起连续4个月回升,随着更多有利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政策落地生效,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下阶段服务业生产经营有望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投资
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回升态势充分显现
解读人: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 彭永涛
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稳投资各项工作,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回升态势进一步显现。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降幅持续收窄;民生保障、高技术等领域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投资到位资金等回升较快。
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制造业等三大领域投资继续改善。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7%,降幅比1~5月份收窄3.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由降转升,上半年同比增长1.9%,而1~5月份为下降0.3%。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1.7%,降幅比1~5月份收窄3.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投资降幅分别收窄2.5和4.4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同比增长13.5%,增速比1~5月份加快5.6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新高;投资到位资金也由下降转为持平,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23.0%。此外,与投资高度相关的工程机械产品产销两旺,上半年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和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高速增长,挖掘机销量持续走高。投资先行指标的明显改善,预示着投资将有望继续保持回升的势头。
推 荐 阅 读

点击在看,让更多人知道你所阅读的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
石油行业的未来与数字化转型
中国石化报
数字革命给油气行业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不同石油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在数字化转型时采用了不同策略。 第一类是公司全力押注数字化技术。这包括BP、意大利埃尼集团、马来西亚国家石油、挪威国家石油、澳大利亚伍德赛石油等。这些公司的数字化业务负责人通常是集团公司或上游公司的首席执行 -
【抢鲜看】2020《财富》中国500强揭晓,中建三局达到第35位标准!
-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发布,哪些城市位列前十?
-
刚刚,精选层鸣锣!新三板迎来一个重要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