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纭众说”之二:工程总承包,做还是不做?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编者按:“大型设计院业务转型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调研于5月底顺利结束,我们共完成了对13个细分行业的53家大型设计院的调研。调研结束后,我们已经从企业角度、行业角度分别进行了总结,接下来将以“调研观点呈现”为专题进行总结,包括“纷纭众说”、“行业洞察”、“大咖远见”三个系列。“纷纭众说”主要针对企业战略方面的热点话题,展示大型设计院领导们不同的观点和思考;“行业洞察”主要是针对重点专题的深度分析;“大咖远见”主要展示大型设计院领导们对未来市场的看法和预测。
今天发布的是“纷纭众说”之二,对于同一个问题,在调研中,设计院的领导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我们予以集成,供大家参考。
A院(建筑):“在国有体系里面把规模做上去才有话语权,绩效考核的压力造成国有背景的设计院必须把盘子先搞大。”“基准方中、天华没有这个压力,他要的是赚钱、利润高。”
B院(建筑):“我们院全部都是设计咨询的收入,不做工程总包,设计的业务足够养活我们了。1970年来一直专注于设计主业,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特点。”
C院(建筑):“总承包是我们向纵深发展的策略,一方面锻炼了人,另一方面增加了收入。”
D院(建筑):“未来不会做工程总承包。工程总承包主要是国有的设计院做,工程总承包不是我们的发力点。”
E院(建筑):“对工程总承包持否定态度,还是要专注专业。能管好设计院,未必能管好施工队;能管好施工队,未必能管好设计院。”
F院(铁道):“工程总承包风险较大,债务风险、法务风险、劳动纠纷比较多,可以做20亿我们就做10亿,要择优选择来做。”
G院(铁道):“我们没有总承包的资质,做不了,风险也大。”
H院(市政):“纯设计很难生存,做工程这条路应该要走,国家的方向也是这个,但是不能只做大,只做大营收没有意义。”
I院(市政):“我不认为我们现在的组织架构、企业现状适合做工程总承包。我们各设计所是经营单位,并没有营销部门,这样就导致没有信息来源。”
J院(市政):“国有企业考核已经不考虑规模了,如果做总包之后利润率下降,会对考核有影响。风险也并没有降低,法律的风险很难规避,做大总包,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K院(公路):“要大力发展,跟着住建部倡导的方向走,不做是不行的。”“从自身发展层面讲,不论是公路,还是市政,要保持10%的增长,靠设计这块增长不了。从趋势来讲,这是和国际接轨的一种形式,如果做总承包,我们国家工程的功能和品质可能还能提得更高一点。”
L院(公路):“没有刻意去做总承包这个事情。”
M院(公路):“没有把工程总承包作为重点,比较慎重,认为有风险。”
N院(电力):“做总承包是集团要求,我们只是被动地做大规模。”
O院(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肯定是要继续做的,但是不是从设计向工程总承包转型还不确定。”
P院(电力):“总包是我们的战略方向,但是还是遇到利润率不高,管理、业务等很多问题。”
Q院(电力):“发展方向就是夯实总承包管理,设计牵头的总承包还是有优势的。”
R院(机械):“当我们的产值突破到50、60亿的时候,设计就只是一个部门了。”
S院(机械):“资质受到限制,开展业务很困难。”
T院(机械):“我们工程总承包的合同已经做到百亿规模,最主要的变化还是在境界上。做了总承包之后,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的能力的锻炼、对队伍的培养是过去做设计时远远不能比拟的。”
U院(化工):“考核的第一个指标是营业收入,第二个是利润,第三个是新签合同额。这是跟考核体系有关系的,我们肯定要做总承包商。”
V院(水运):“总承包业务在做,大家也不是纯粹在追求利润。”
W院(煤炭):“工程总承包不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但还是希望在总承包上面有所突破。我们规模要扩大,但是不追求工程总承包的目标,不是要做成工程公司,只是把总包做成1/3的设计院。”
X院(民航):“没有开展过工程总承包业务。市场上真正的民航工程总包项目还不多,行业里还没有开始大面积铺开。”
Y院(水利):“要做工程总承包,我们很快面临改制,需要把体量做大。”
整体观点:在调研中,攀成德调研组将这一问题抛给每一家被调研的设计院,本文摘取了部分观点,总体来看,土木类、工业类设计院朝工程总承包转型的意愿比较强,建筑类设计院一半选择朝设计咨询公司的方向发展,一半认为以设计咨询为基础、发展工程总承包是加深战略纵深的必然选择。攀成德认为,只有选择、没有对错,但基于选择、建设能力是“十四五”战略需要认真对待、深度思考的问题。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