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企业的组织协同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最近,麦肯锡的《The next normal in construction: How disruption is reshaping the world’s largest ecosystem》(建筑业的下一个常态:混乱的时代如何重塑世界上最大的生态体系)一文刷爆了建筑人的朋友圈。建筑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体系,产能却严重落后,新冠疫情的冲击,加速了世界范围内建筑体系破坏与重组的步伐。但外部环境的冲击,是否足够打破建筑业的系统性阻力?
麦肯锡认为,三大市场特征的改变和四大新兴趋势将会对建筑业带来冲击,从而描绘出建筑业未来九大发展方向: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上述的九个转变中,每一个都有可能发生,而这些受访者中的大多数亦认为这些变化可能会在未来5年对行业产生大规模影响。建筑企业又该如何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进行企业转型?
转型路漫漫,上下而求索。在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变革中,最让管理者头疼的可能就是组织架构的设计。本文将基于数个适应性组织设计的案例,从中窥探建筑企业未来组织的形态,以及如何实现组织的协同。
1
腾讯为了解决组织内部的协同问题,在2017年进行了一次大的组织结构调整。原七大事业群调整为六个事业群,其中,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腾讯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独立成事业群,用以极大推进业务协同及相应责任体系的建立。比如,原来一个客户可能与多个团队进行合作,在采购产品时也会有多份不一样的合同,每个团队都是一个分散的责任体系。但是在协同后,各个团队组建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界面的服务,即形成了一个协同的责任体系。腾讯打通多个产品整合业务流程,并以一个界面去服务,能让客户更放心,也使得顾客服务效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同样,腾讯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部门调整亦是为了推动内部协同,对社交平台、内容产业及技术进行融合,并形成利益上的捆绑。
2
华为的“铁三角运作”是利用一个混合型队伍,来有效地避免单个人能力和意愿有限的问题。这里面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合同财务指标、客户满意、卓越运营这三个共同目标围绕客户协同完成工作。铁三角是组织内协同的典型代表,任正非认为,“铁三角并不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制约体系,而是紧紧抱在一起生死与共,聚焦客户需求的共同作战单元。
图2 华为“铁三角”协同运作示意图
客户经理负责和客户对接,全身心为客户服务。产品经理和交付经理是来支持客户经理的人。客户经理负责价格、商务,产品经理负责解决方案和技术问题,交付经理来自供应链部门,负责协同供应链把订单履行完成。这三个人在这里构成了铁三角。
同时,这三个人要负责三大流程。产品经理要负责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这个流程走到产品的发布,交付经理对接供应链流程。这种方式放弃掉原来的生产概念,而是采用供应链概念:计划、采购、生产、物流、库存、逆向物流。从客户需求来,到客户需求去。客户需求的结束是物流到客户订单履行完毕。履行完毕之后承接的是服务流程,和销售融合在一起。
3
某国内上市建筑施工企业提出,应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运营模式,明确总部、业务单元、经营单元的业务协同机制;同时,为了实现“传统核心板块+新型战略板块+战略辅助板块“的要求,业务、经营单元应建立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机制,总部建立新业务的孵化、培育机制。
在中远期,建立介于产品服务中心型和客户中心型两者之间的平衡型组织,兼顾现有业务板块划分情况和未来业务协同重点的需求划分业务单元,在业务单元内按照市场细分领域划分经营单元。这种组织模式能够体现业务的协同性,有利于培养一体化运作能力,适度整合资源,有利于提升运营效率。
图3 平衡型组织的业务协同组织模式
远期,建立客户中心型的组织,根据市场划分业务单元,在业务单元内部实现沿产业链的一体化运作,实现高度的资源集中和业务协同。该组织模式业务间协同性最强,符合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资源完全集中,有利于效率最大化。但对企业业务一体化运作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
但是,建筑行业的特性在无形中增加了组织协同的实施难度:各区域市场的割裂,各工程阶段的割裂,以及业主在过程中的高度参与,导致各区域、阶段的方式方法很难被复制,即使最终企业形成了矩阵式的结构,也是一个不规则的矩形。同时,由于建筑企业的项目难度大、体量大,而且客户对定制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很难用一种组织形态、协同方式去面对所有的项目。最后,柔性组织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极高,人力资源也成为了限制建筑企业进行适应性组织调整的一个因素。
组织协同是建筑企业面临的永恒的难题。作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如何促进资源互补,发挥企业内部资源协同效应;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司整体效益,将是未来需要思考的一大课题。
来源:勘察设计前沿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