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到质变 钢铁业开启新一轮“去产能”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树立“五度”思维
打造全球顶级智库
2020(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
精彩回顾


报道
2020年7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敬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在线上隆重召开,各大媒体给予广泛关注,以下为新华社对本届论坛的相关报道。
量变到质变
钢铁业开启新一轮“去产能”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梁倩)《经济参考报》7月27日刊发题为《量变到质变钢铁业开启新一轮“去产能”》的报道。文章称,“目前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已基本出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日前在2020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透露,从打击地条钢,到僵尸企业的去除,一批无效、低效的产能逐步退出市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但多位专家表示,防范钢铁产能过剩压力将长期存在。下一步钢铁行业将继续严禁扩大钢铁产能、降低产能置换比例,推动战略性重大兼并重组,开启从量变到质变的新一轮“去产能”。
防范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随着产能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行业对经济波动等方面的承压能力不断增强。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钢铁行业保持基本平稳运行实属不易。目前,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钢铁需求逐渐恢复,钢铁产品供应保障有力,钢铁行业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
虽然去产能效果明显,但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表示,中国钢铁行业防范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李新创指出,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单位GDP钢材消费强度将呈下降趋势,中国钢材需求将处于减量调整阶段。另一方面,受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其他国家与地区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中国钢材出口量整体呈下降态势。特别是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全球贸易缩水。1至6月,中国出口钢材2870万吨,同比下降16.5%。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严峻的出口形势短期内难以改善。
需注意的是,在需求端明显收缩的同时,供给端却仍保持增势。李新创指出,2019年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26.0%,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8.4倍;同期粗钢产量9.96亿吨,创历史新高;2020年上半年,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长期处于工业行业领先位置,月度均高出制造业投资增速21个百分点以上。同期,中国粗钢产量49901.1万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7%以上,累计日产274.18万吨,折合全年粗钢产量将突破10亿吨。特别是6月份日产粗钢首次突破300万吨,创历史新高。
“预计近8000万吨产能2020年投产。”李新创指出,钢铁产能较短时间内集中释放,难免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特别是在疫情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回落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很可能再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去产能”不到位问题仍待解决
夏农表示,从国发6号文件来看目前去产能成效,其中8项任务中,除了化解过剩产能量化目标完成外,其余明确七项虽有不同程度进展,但总体看尚未完成。
夏农指出,严禁新增产能是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部分企业仍存在新增产能零容忍高压态势下,不及时关停被置换产能,谋求以种种理由启动建设,时而发生违法违规问题。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下发“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指出,2016年以来,部分地区备案实施了一批钢铁产能置换项目。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项目产能置换手续不完善,有的存在“打擦边球”借机扩大产能的问题,一些项目在布局、规模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影响了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执行不太严格在产能置换实际过程中是存在的。”工信部原材料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也表示,存在法院查封设备、企业不配合、地方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进而出现如以停代关,未公示先建设等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了新增产能的隐患。
吕桂新直言,由于钢铁行情见涨,一些地方和企业精打细算,一炉多分现象时有发生,玩数字游戏,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有的企业还存在以铸造生产铁合金打政策擦边球,弄虚作假的现象,监管工作未能及时跟进。
除部分违规产能置换等“去产能”违规现象仍存外,吕桂新表示,随着行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产能降低、产量增长的矛盾现象。他认为,在行业减量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进一步提高产能置换比例就有了现实的需要。
钢铁业进入兼并重组重要窗口期
有业内人士透露,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将进入量变到质变阶段,一方面形成具体总量控制,另一方面,则是调整产业链布局与结构,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
而为了更好开展下一阶段“去产能”,自今年1月24日起,我国已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同时要求各地区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备案的钢铁产能项目(中央钢铁企业项目由所在地一并梳理),并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项目符合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用地、产业政策和产能置换等相关要求,其中已投产的要确保被置换产能全部拆除到位。
“以上相关要求不落实的,已投产的项目要责令立即停产整顿,整顿不到位不得复产;已开工的项目要责令立即停建整顿,在整顿到位前不得继续建设,尚未开工的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在确认以上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前不得开工。”夏农说。
“去产能”这条红线不能碰。夏农表示,必须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全面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既定目标任务。同时认识到解决钢铁行业布局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必须坚持在控制产能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存量,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对此,吕桂新也指出,目前,在当前行业迎来兼并重组的重要窗口期,减量置换将在提高行业集中度方面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地方已加大钢铁兼并重组力度。日前,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西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行动计划》,以打造山西省特种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和千亿产业培育为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河北方面发布《河北省钢铁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加快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构建以世界级大型集团为引领、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集团为支撑、新优专特企业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格局。
精彩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联系人:王优
咨询电话:010-65256519
官方网站:中国冶金规划网
网址:www.mpi1972.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E座12层、15层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冶金规划院”)于1972年4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国家唯一专门从事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及战略研究的全国首批甲级工程咨询机构,国标委冶金行业唯一“冶金标准化咨询服务事务所培育试点”。经过近50年的发展,冶金规划院已经发展成为政府机构的参谋部、行业发展的引领者、企业规划的智囊团。
多年来,冶金规划院完成了数千个政府专题研究、行业和企业规划、技术咨询等项目,其中完成了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原冶金工业部、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工信部、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等部委大批重大专题研究,全程参与了国家钢铁产业“五五”至“十三五”发展规划、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编制工作,为国家出台和解读钢铁行业发展政策提供翔实依据;为各级政府编制完成了钢铁产业联合重组规划、钢铁产业及上下游产业聚集区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凭借高水平的优质服务在山东省、河北省等省钢铁产业调整调整规划中贡献突出,获得各级政府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完成了数百家钢铁企业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多个五年发展规划;编制企业钢铁结构调整规划、联合重组和产业布局规划、搬迁规划、循环经济规划、总图物流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环保提升规划、铁矿资源开发规划、“走出去”资源开发和钢铁发展规划;钢材市场和钢铁物流园区规划等规划咨询项目,为各类钢铁企业全产业链规划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工程咨询和管理咨询高端服务。
面向未来,冶金规划院践行“一体两翼大平台”的发展战略,即以“规划咨询”为主体,以“标准引领”、“智能升级”为两翼,以充分发挥平台效益,努力打造全球冶金领域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最受尊敬的顶级智库,为广大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优质服务。

权威规划咨询机构
权威资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成立于1972年,是国家级行业规划研究和工程咨询事业单位,国家首批甲级工程咨询单位。
出色业绩:完成6000多个项目;服务200多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400余家国内冶金企业,50多个国际企业。
人才雄厚:90%员工具有硕士、博士学位,70%具备高级技术职称,50%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冶金规划院助力企业
抢占十四五发展先机
冶金规划院在“十三五”末期为帮助企业抢占发展先机,协助沙钢、一重集团、荣程集团等钢铁企业编制“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助企业
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伴随钢铁行业进入发展新常态,冶金规划院特别开展了绿色发展规划、企业环保诊断、“一带一路”和钢铁企业“走出去”规划研究、产品深加工规划研究、多元产业发展规划、企业降本增效规划研究、物流优化、管理提升、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人力资源优化等新的业务领域,协助众多钢铁企业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标准化建设助企业
高质量发展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领域重要的支撑机构,是国标委批复成立的冶金标准化咨询服务事务所培育试点单位。院内下设标准化研究中心专职开展标准化相关工作,国家标准层面,承担了TC20/冶金能源基础与管理、TC207/冶金环境管理、TC275/冶金环保产业、TC442/钢铁节水、TC415/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以及TC269/钢铁物流6个标准化工作组组长单位和秘书处工作;行业标准层面,承担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行业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工作;团体标准层面,承担了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等多个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是国家级团体标准试点,多项团标列为工信部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可提供全方位、成体系的标准化咨询服务。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