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BIM为啥那么好又那么难?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趋势下,数字科技与建筑产业有效融合的“数字建筑”,必然成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数字建筑就是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精益建造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形成的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的行业业务战略。它集成了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管理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开始到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从而实现项目、企业和产业的生态体系全新建立。
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趋势下,数字科技与建筑产业有效融合的“数字建筑”必然成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数字建筑就是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精益建造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形成的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的行业业务战略。它集成了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管理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开始到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从而实现项目、企业和产业的生态体系全新建立。
但是从笔者最近参与咨询服务的几个企业来看,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不管规模大小,都面临着比较现实的问题:
BIM难做也难推。
国内各软件企业的建模及浏览的核心程序主要基于开源代码或国外软件的二次开发,国内软件在BIM底层图形技术的基础应用支撑方面投入较少,长期使用国外软件、底层技术、数据库,会造成无法摆脱的工具与数据依赖性,将来更换系统或迁移数据均存在较大难度。在施工算量、造价等施工领域,国内软件产品竞争激烈,不同软件之间的融合存在问题,企业在软件工具的选择上多少存在疑虑。
BIM技术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企业难以从技术的推广应用中获取效益,所以存在BIM只是投标的噱头,且在实施过程中虎头蛇尾,没达到BIM应有的价值这样的实际应用问题。再加上从管理人员到技术开发人员,大部分都是在一个一知半解的摸索过程中,BIM技术先期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久而久之会导致观望心态、决心不足、目的不明与计划不足,最终影响BIM在企业的推广进程。
抛开钱的方面,人的方面为什么会存在问题?
首先对BIM技术的定义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以笔者简单的理解,能做好数据整合和信息应对,才能用好BIM。而对建筑行业和建筑企业而言,最不缺的就是浩瀚如海的数据资源,最不知所措的也是如何在项目的全过程中统一数据口径,存留、筛选有效数据信息为我所用。
借用一段对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理解:当我们理解世界的时候,数据只是最底层的东西,再往上还有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本身对我们产生不了什么价值,我们想要通过数据知道更多东西,就得对它进行整理和提炼。这些就是比数据高一个层次的信息。利用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并且把它们内化到我的脑袋里,这就是从信息到知识的过程。在众多的知识中,选择最关键的那几个,让我们尽快做出最优的决策,这个过程,就是智慧,智慧是把知识用到恰到好处的地方。
不论哪个行业,他人的智慧,只能成为你的一个知识。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成吨的知识,当你拥有全世界的图书馆的时候,你反倒等于什么都没有。我们拥有的知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就像建筑企业,你可以看到万达始终强调BIM技术的推广,一年投入两个亿、开发BIM平台、建立BIM标准、集团全员进行定期BIM培训与考核、年薪百万在行业内挖人……但其前提是配合万达的交钥匙模式以及轻资产模式,BIM只是服务于这两种模式的工具,盲目学习不说学不来,学来了又能用得上吗?而因为建筑行业的不可重复性,建筑企业拥有的信息、数据也太多太多,如果把一切都交给科技公司,无论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企业都只能被动接受,束手无策。
所以,如果BIM系统的使用者和业务的决策者不参与BIM技术的研发和系统搭建,是不可能发开、优化出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的BIM系统。我们必须知道这个开发行为背后的原理,才能够知道要从数据海中提炼哪些信息,要如何内化为本企业可用。
其次,当人们说起建筑业的新科技的时候,谈到的往往是提高效率的工具,可以称之为加速器;却忽略了科技的另一个作用,过滤器功能,即让正确的知识服务于决策 。
越来越多具体的工具以BIM为基础诞生,BIM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被明确界定的工具,而是一大类工具的统称,大致可以具分为两种类型:
1、以设计为导向的BIM工具,主要作用是生产数据和信息,它们是制造知识的加速器;
2、以管理为导向的BIM平台,主要作用是组织数据和信息,它们是筛选知识的过滤器。
一种是需要提高自己掌控数据、生产信息的能力,并把它们及时变现,这类人更需要加速器;
第二种是作为领导,想成为英明的决策者,他们需要把知识整合到一起,形成智慧。
第二类人对于具体的数据和信息并没有很强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过滤器。不同人对工具的期待和需求不同,加上新技术的不断涌入,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我们很多时候强调自上而下的“顶层系统设计”带来企业变革的力量,却往往忽视另一条自下而上的“暗线”,很多情况下,这也是保证变革落地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个系统除了技术本身,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
当我们忽略技术本身和人员、欲望、文化等要素自下而上的性质,仅从顶层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其结果往往和预期存在差距,最终结果比预期好还是差,取决于这三点(引自“BIMBOX”):
第一:系统是否对新技术和思维方式足够宽松。
当我们说“自下而上”的时候,不是说不需要顶层设计、任下面胡乱发展。我们在这里说的恰恰是:顶层需要设计一个相对宽松的系统框架,让它进行内部的演变,因为系统的复杂性本身是设计不出来的,只能让它“长”出来。
第二:一线人员能否能让加速器工具产生额外的价值。
如果一个工具的唯一作用就是提高一线人员的效率,那它给组织带来的价值就不大。基层人员在享受加速器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必须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否为他人提供有意义的数据,能否为企业积累有用的信息。
第三:决策层能否让信息和知识向上汇集。
基层自发的技术探索往往是混乱的,人们的行为产生的信息也往往是发散的。决策层能不能选择或者搭建合适的平台,把对整个系统有价值的信息聚拢到一起,控制它们向上流动,再通过过滤器筛选出有用的知识,这决定了有多少系统能量被耗散掉,有多少能保留下来。
所以,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地构建BIM系统,关键在于认知:
如果是自下而上,操作层必须知道领导层需要什么,要从给项目、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避免制造垃圾数据;
如果是自上而下,领导层也需要了解数据怎么产生,这些数据如何与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对接,从而避免花大钱办小事。
而事实上,跳出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来看,其实建筑行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在于甲方和政策方,如果政策方坚定思路和要求,甲方从根本上贯彻执行,在前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本,才能带动下面的企业和利益方,不然仅是技术上的小革新根本动摇不了传统行业的思路。
所以,这是一个行业、一个环境、一个时代才能办好的事,难怪以一个企业的一家之力难以达成,最多只能无限靠近。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