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创东智:让工业更智慧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读而思
格创东智专注于构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打造智能制造技术产品体系以及整体解决方案。东智平台聚焦生产制造领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场景化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以“AI+制造”来赋能生产者,帮助企业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孙俊杰 本刊记者
本文发表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杂志2020年6月刊总第24期
调研机构IoT Analytics最新的一份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物联网平台数量高达62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无疑在其中占据了大头。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如何凸显差异化优势并赢得市场?日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创东智)宣布完成人民币亿元级A轮融资,由云锋基金投资,这是云锋基金在该领域进行的首次战略投资,也是格创东智作为一个新生公司,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获得市场看好的有力证明。格创东智的成长,或许能够给这个迅猛发展的工业智能化市场提供一个别样的样板。
格创东智诞生及其与TCL的渊源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7年末,时任科天云(思科与TCL成立的合资公司)CEO的何军向TCL董事长李东生递交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报告内容是当时中央正倡导发展的工业互联网。仔细看完这份报告书后,李东生董事长只花了30分钟就决定成立一家公司来做工业互联网。2018年5月,格创东智正式成立,何军担任CEO。2019年6月,格创东智发布了业内首个聚焦生产现场的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下文简称东智平台)。格创东智将TCL在先进制造领域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整合输出,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加速进入工业互联时代,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格创东智脱胎于TCL近40年的制造业经验积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差异性竞争优势:
首先,格创东智的产品研发起步于半导体行业和泛半导体行业,这决定了东智平台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边缘计算、数据存储等诸多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
其次,格创东智提出了“聚焦生产现场和加速数据价值变现”的研发方向。今天的制造业还没有发展到部署一个平台就能解决全部问题的程度。平台的价值是提供数据并围绕场景来解决问题,格创东智聚焦在基于对生产现场的深度理解之上,用算法、模型来解决数据应用的问题。目前,基于东智平台的视觉缺陷检测分类、良率根因分析、设备健康管理、设备远程运维等多个应用都已投入使用。
最后,格创东智的产品理念是“简单、高效、DIY,赋能新一代的工业极客”。格创东智认为,具备工业生产背景又能深刻理解工业数据的生产工程师将成长为全新一代的“工业极客”。他们对于工艺、流程、业务逻辑有清晰的了解,从而可以理解数据、发掘数据价值。格创东智提供低代码的工具和平台,帮助生产工程师快速成为“工业极客”——在企业内部寻找数据价值的“洞察者”。
目前,格创东智已服务半导体、3C电子、5G通信、汽车零配件等多个行业的客户,并涵盖离散型、连续型两种不同生产模式。
激发工厂内生力量,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虽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的现状仍然普遍存在。对此,格创东智总结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数字化转型之所以难,IT和OT缺乏融合是原因之一。以往,工厂的做法是OT工程师提出需求,由IT设计开发系统。如果系统上线存在BUG,再由IT人员修复。这样的过程,等到系统完全上线使用,需要很长的时间。格创东智认为,OT工程师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因为他们了解工厂核心的业务逻辑、工艺、流程,如果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工程师变身为“工业极客”,OT和IT能更好地融合。
基于这个出发点,2019年6月,格创东智发布了聚焦生产现场的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借助东智平台内置的算法、模型,富有经验的生产工程师可通过可视化编程工具,实现低代码甚至无代码开发,快速开发各类生产场景下的工业应用,从而实现工业知识、经验的软件化和复用化。和其它工业互联网平台做法不同,东智平台通过工厂内生力量,依靠企业自身的新一代现场生产工程师,真正在企业落地工业互联网。
具体来说就是,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是面向一线人员的工具库、面向现场管理的数据墙、面向工厂管理的驾驶舱。工具箱让工业极客们可以随心所欲进行开发应用,数据墙和驾驶舱是帮助管理者进行管理的进化和提升,工厂数据可视化一览无余、应需管控可以做到酣畅淋漓。利用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通过智能、数据等新技术赋能应用于现场,企业进入工业互联时代。
2020年5月29日,格创东智发布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2.0,在算法上实现重点突破,平台已积累超过50种约5000多个工业模型、300多个通用及自研算法。升级后的平台为“工业极客”提供更强支撑工具,生产工程师们使用平台2.0,可1分钟完成一个既有协议的设备数采接入、5分钟完成一个设备数字孪生体的初步构建、10分钟完成一个设备监控报警模型的配置、1小时完成一个设备预测分析模型的构建。
两个“创新”,促进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落地
何军认为,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生力量,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要在市场上立足,需要有准确的产品定位、合适的商业模式,格创东智在这两方面有独特的做法:
一是有适合目标行业的产品。公司发展第一阶段主要聚焦在液晶面板、半导体、电子通信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资产密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连续性高,所以它的数据分析价值特别高。通常,这些企业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数字化水平,目前更加希望通过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从而提高产品品质、生产效率。
为了帮助这些企业实现目标,东智平台以工业应用 APaaS 为核心能力,向下扎根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能力,向上支撑新一代工业应用开发能力。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三点:高频数采、应用支撑、自助分析和数模变现。
高频数采优势是指通过超高频的数据采集、超百种的工业协议接入、边缘智能计算框架、数据流引擎和数据模型等,对生产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应用支撑优势是指可支撑智能应用的智能平台。以虚拟量测案例为例,针对国内龙头面板企业华星光电液晶面板的成膜工序,通过平台内嵌的多因子分析建模工具,建立虚拟量测应用,实现关键指标的预测与品质优化,使不良品率从批次降为单片。
自助分析、数模变现的优势,是指独有的自助式工业建模、工业数据分析自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地在现场按需定制,搞定二次开发,搭建属于自己的自服务应用开发平台。数据快速变现,模型快速上线,平台能够真正通过技术应用,帮助企业为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二是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在制造行业,客户更愿意为解决问题买单。在平台上,如果平台厂商能够持续地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会产生更大的价值。因此,格创东智采用了“低成本的扩展性”商业模式。举例来说,如果平台厂商帮制造业企业做一个业务中台,帮客户沉淀很多经验、沉淀模型数据等。在此过程中,平台厂商能够持续为客户开发一些新工具,帮助客户开发潜能,提升客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从而把业务逐渐扩展到更广的层面。
作为格创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的首批受益者,华星光电副总裁陈盛中在2019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华星光电已经全自动满负荷运行 8 年多,正在由局部优化向全局优化迈进。我们应用格创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大数据模块,通过loT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建模协助优化生产成本,将改造费用减少20%,品质异常降低10%,年直接效益提升2751万元。”
为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赋能
2020年,对中国制造而言并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制造企业面临稳产、订单交付等考验,同时,也使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加速,工业互联网被证明此时能帮助工业企业提升效率、加强协同。
东智智能平台无论是对制造业头部公司,还是对中小企业的智能化升级,都非常有实用意义。格创东智的愿景就是“让工业更智慧”,专注于构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打造智能制造技术产品体系以及整体解决方案。东智平台聚焦生产制造领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场景化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以“AI+制造”来赋能生产者,帮助企业提升工业基础能力,起到提速、增效、降本的良好效果,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何军介绍,近两年,已经有不少制造业业者意识到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性,但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差距逐渐拉大的局面。头部企业变化非常大,越来越多领导、一线工程师开始拥抱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而就在两年前,制造业厂长或分管副总裁对人工智能、IoT等新技术还没有太大感觉,觉得这些技术离他们还太远。但今天,他们对新技术都有了很多的认识,知道这些技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他们,因此头部企业应用这些新技术更有决心。
相比之下,中国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还在生存线挣扎,生产数据抓不上来,品质管控水平比较差、设备损耗也较大。中小企业没有资源去培养很好的技术团队、对于新技术投入又有纠结的心态:担心新技术成本高、不实用。对此,何军认为,国家应该有一些前置性投入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加深理解和尝试新技术。同时,具有大型工业背景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对工业有深刻理解,要充分发挥作用,把行业经验沉淀下来,用低成本的方式推广给中小制造企业。
疫情是催化剂,新基建是战略机会,两者的影响叠加,将加速智能制造的发展。他预计,原本需要5~10年的行业发展进程,可能会被加速1倍,这对于工业互联网的产品化、商用化,事实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聚焦研发产品和构建“工业极客”生态,打造优秀的产品和培养出色的IT X OT型融合人才,东智智能平台将会助力中国制造向“智”造升级。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