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日前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大力培育集成电路领域和软件领域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投融资政策方面,《若干政策》指出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加快境内上市审核流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作资本化处理。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通畅相关企业原始股东的退出渠道。通过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股权转让等服务,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相关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试验、生产、销售等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自有资金有限,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很难达到资金要求,外部融资需求比较大。
“通过鼓励相关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一方面有利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让企业能够更快捷、更方便地获取企业成长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投资者的多元化,获取更多长期资金支持,以促进企业成长壮大。”范若滢说。
《若干政策》还明确,通过政策引导,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加大对集成电路和软件创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带动技术和产业不断升级。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支持软件产业园区特色化、高端化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支持企业加大技术产业国际合作,释放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姿态。一方面,充分借用全球的人力、技术和科研资源,加快缩短技术研发迭代的周期,降低设计开发的成本,有效促进形成开放创新的国际大循环。另一方面,继续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继续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应用,形成高效的技术产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更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将会为培育竞争有序、开放透明的创新环境提供支撑。


为应对疫情影响,山东省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上半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同比增长135.9%,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26.6%;建立医疗物资出口部门协同机制,防疫物资出口2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229.1%。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义英4日在该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疫情影响下,国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山东及时调整国际市场布局,举办山东出口商品中东欧、巴基斯坦、泰国、肯尼亚、澳大利亚等7场“云展会”,组织1500余家企业参加在线广交会、华交会。
据张义英介绍,面对疫情影响下人员跨境流动难、招商团组出不去的现状,山东省以视频连线方式,邀请相关人员云端相聚、线上交流,推介项目、网上招商,搭建起不断线、不断链的线上招商平台。该省先后举行3次重点外资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158个签约项目总投资240.2亿美元。
山东还建立起外经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日调度制度,推动企业沿产业链协同复工。张义英称,该省出台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外商投资的“19条”政策措施,优化集成32条稳外贸外资政策措施,上线运行“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等,每日汇总梳理企业问题,分类限时办结。
据透露,针对部分外贸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产能利用不足的问题,山东出台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18条政策措施,还开展“出口产品进商超”和“电商直播进外贸企业”活动,助力其拓展国内市场。
“山东以开放倒逼改革,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张义英介绍说,2019年,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探索以全面开放促进新动能快速成长的动能转换模式。
山东还聚焦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突出特色,推进上合示范区“四大中心”建设;加快企业贸易平台、国际品牌和全球营销网络建设,扩大“十强”产业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核心装备等高科技产品进口,助推“十强”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以“真情服务”稳链补链,突出“本地化配套”强链延链,加快“招大引强”建链扩链。截至目前,已有21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省投资779个项目。
2020年上半年,山东省出口增长0.6%,高于中国全国3.6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11.2个百分点,在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前6位省市中,增速位居第2。


日前,法国公布今年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萎缩13.8%,创下1949年以来最大季度环比降幅。尽管多个经济部门的宏观经济指标均显示出法国经济正在步入复苏区间,但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仍将承受考验。
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初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萎缩13.8%,创下1949年以来最大季度环比降幅。数据显示,法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滑19%。
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法国第二季度家庭消费、企业投资和国际贸易额均大幅下滑。不过,自5月11日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松,法国经济活动逐步恢复,相比4月份水平已有一定程度的反弹。
此前法国统计局经济学家预计,法国2020年经济活动将下降9%,下降幅度小于政府此前预测的11%,显示出法国经济复苏势头正不断企稳。多个经济部门的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也显示,法国经济正在步入复苏区间,并保持积极势头,但疫情对经济领域冲击的严重程度不可轻视,复苏的可持续性承受考验。
法国统计局主任让·吕克·塔福尼尔日前指出,自5月中旬以来,消费的稳定性与大部分行业都出现了显著复苏,但包括航空运输等仍受封锁限制的行业则持续低迷。
法国统计局预计,到今年年底,法国经济活动仍将略低于危机前水平,降幅在1%至6%。在家庭消费方面,法国统计局指出,6月份家庭消费仅比正常水平低3%。法国统计局宏观经济部主管朱利安·布盖指出,家庭消费正经历强劲反弹,其中部分来源于两个月封锁措施后的技术性反弹,填补了疫情期间的消费损失。4月份,法国家庭消费降幅曾超30%。另有法国统计局经济学家认为,近期法国经济回暖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直接相关,更得益于政府推出的大规模“主动性经济制动”与保障政策,使法国家庭积累了大量储蓄,为后续家庭消费复苏奠定了基础。
对此,奥多BHF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布鲁诺·卡瓦雷尔认为,强劲的反弹势头其实客观地显示出法国经济在疫情期间遭受了严重冲击,反映了经济活动骤降程度与经济封锁强度。卡瓦雷尔认为,未来真正步入复苏区间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夯实抗疫成果,确保疫情防控形势稳定。第二,积极鼓励消费,通过政策引导将庞大的家庭储蓄转化为消费动力。但是,风险也依然存在。卡瓦雷尔强调,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更多的家庭愿意选择避险动作,储蓄转向消费过程将非常缓慢。同时,面对大规模企业倒闭与即将开启的社会改革计划,家庭信心正持续承压。
在具体行业方面,法国央行指出,6月份法国行业复苏好于此前预期,包括服务业与建筑业复苏强劲。同时,法国6月份工业领域产量增长也超过预期,特别是在汽车制造、运输设备及机械制造领域,但仍无法弥补疫情冲击带来的巨大损失。法国服务业复苏则呈现较大分化,包括汽车维修、IT服务等领域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酒店、餐饮等受疫情抑制的行业活动仍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另外,在建筑行业,虽然行业活动已经恢复,甚至接近危机前水平,但行业订单持续萎靡。法国央行认为,未来行业的复苏步伐将取决于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善情况。具体而言,7月份经济活动将进一步强化“正常化”进程,但鉴于经济活动反弹空间在“解封”后的5月份和6月份已得到释放,未来复苏步伐或将放缓,商业企业活动将比正常水平低。
在外贸表现方面,理论上法国消费复苏将稳步推升企业活动与外贸回暖,但6月份法国企业活动较正常水平仍下降了11%。对此,法国统计局认为,外部环境也对经济复苏产生了影响,特别是部分贸易伙伴国为应对疫情推出的封锁措施导致外部市场需求下降,供应与运输阻隔也影响了部分行业的正常活动。目前,在法国主要贸易伙伴中,英国的“解封”时间晚于欧洲大陆,供需复苏持续缓慢。美国疫情持续严峻,部分地区甚至再次封城。对此,朱利安指出:“目前,疫情仍在部分地区蔓延,将继续对外贸部门产生严重影响。”另外,法国消费复苏虽然为进口提供了动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贸易失衡态势。对法国来说,外贸部门很大程度上依赖航空及旅游业等受疫情冲击严重的部门,且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
尽管各项指标都显示法国经济正步入稳定复苏区间,但疫情防控形势与发展转型存在的不确定性仍将充斥各经济领域,夯实复苏基础的任务依然艰巨。
岁月峥嵘
不忘初心

平庸懒惰
不求上进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