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马六甲海峡的大国竞争与中国方案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马六甲困境”是战略研究与实践者基于对任何资源的过度倚重而导致风险的担忧而提出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和一半以上的石油运输。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在海洋时代,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东南亚。

一、马六甲海峡战略地位与周边经济复兴
马六甲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海峡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在海洋时代,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东南亚。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马六甲海峡相继落入葡萄牙、荷兰、英国控制,最后在二战期间落入日本口袋,直到1945年才归还沿岸国家。今天海峡南口的新加坡岛、中间的马六甲、北口槟城岛依然留有殖民统治期间的历史风貌。海峡依旧是世界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和一半以上的石油运输。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对于周边国家的辐射效应显著,二战之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加快,尤其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都因毗邻海峡的地缘优势获得腾飞。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新加坡跃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马来西亚成了“亚洲四小虎”之一。不仅如此,经过半个世纪的蜕变,新加坡已一跃成为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是世贸组织,英联邦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经济体之一。以其法制严明,政局稳定,种族和谐,被誉为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二、围绕马六甲海峡区域的大国战略竞争
“马六甲困境”是战略研究与实践者基于对任何资源的过度倚重而导致风险的担忧而提出的。一方面,当今世界超过60%的石油运输、50%以上的集装箱货运、1/3散货海运及50%的中国大陆进出口物资和80%的石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日本和韩国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也是通过这里运输。中国已开拓多条经济走廊和能源通道,但从中东横跨印度洋途经马六甲海峡的航线,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脉。过去几十年总体相安无事,但域外大国极其重视马六甲海峡通道安全并积极参与沿岸国家合作,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战略构想。
1. 美国“印太”战略
美国基于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和自身利益考虑,长期以来渲染马六甲海峡面临严重的海盗和恐怖主义威胁,并为遏制中国崛起,介入马六甲海峡安全事务。2005年初,美国国防部名为《亚洲的能源未来》报告称中国正采取一种“珍珠链”式战略:“中国正从中东到中国南海的海航沿线建立战略关系,表明了在保护中国能源利益的同时,为广泛的安全目标服务的防御与进攻态势。”声称中国正透过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及泰国等6颗“珍珠”,运用海外援助等各种方式取得军舰海外停泊基地。2017年10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强化“印度洋—太平洋”两洋联动的地缘战略新概念,意在强化美印关系,拉拢印度制衡中国,构建围堵中国“一带一路”的“印太”战略弧。

2. 日本“钻石菱形构想”
日本试图建立与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合作机制共同遏制中国崛起,构成以美国为核心的菱形安保包围圈(钻石菱形构想)。2014年9月,安倍对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访问,试图拉拢上述国家加入这一战略。2015年12月,安倍接连与印度、澳大利亚首脑会谈,进一步推动日美印澳4国合作,“剑指中国的海洋活动”。2017年11月,日本首相安倍向来访的特朗普总统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Indo-PacificStrategy)”。构成一个环绕着中国大陆的大月牙形同盟国网络,美国把日本和印度作为平衡和牵制中国的“东西两翼”。

3. 俄罗斯“北极航道”与“冰上丝路”构想
俄罗斯主导的5600公里北海航道(东北航道)和加拿大主导的西北航道商业通航价值日益凸显,通过“北极航道”中国抵达西欧和北美的运距将极大缩短。从中国东部沿海港口,通过“西北航道”到达北美东岸的航程,比目前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程缩短约3700~6500公里。“冰上丝绸之路”即利用北极航道,包括抵达北美经济圈的西北航道和俄罗斯北海航道(东北航道),是东亚连接北美和西欧3大经济中心最便捷的海运通道。2017年11月1日,中国领导人在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指出,要做好“一带一路”倡议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努力推动滨海国际运输走廊等项目落地,共同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三、突围马六甲之困的中国方案与合作路径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框架内相关经济走廊建设启动,中国已经与沿线国家开展深入合作,在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布局重要港口合作,加强马六甲海峡沿线运输能力的同时,也积极谋划多条通道,以经济合作与和平方式为马六甲之困破局。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皎漂港、皇京港成为走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支点。
(一)加深中马合作是海峡保障能力的重要体现
加强马六甲海峡沿线国家合作是中国近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尤其与马六甲海峡最主要沿线节点国家马来西亚的合作则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中马已在港口、产业园区、铁路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但由于马来西亚政局变动,领导人更替,也面临这新的挑战。在马哈蒂尔新一任期期间曾一度出现中马合作项目的中断、谈判及重启。随着马哈蒂尔的辞职,2020年3月1日,穆希丁·亚辛作为马新任总理上台,未来对中马相关合作项目的态度以及x政策变化还有待观察。
1. 皇京港:中马综合港口合作项目
马来西亚皇京港位于马六甲海峡中段,位于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马六甲市,距离首都吉隆坡不到150公里。随着国际航运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需要,因新加坡港的不足开始明显,在附近的皇京港建设一个能够满足大型货船需要的深水码头,尤其特殊意义。马来西亚方面更有意将其建设成能与新加坡港竞争的海峡重要贸易港。按照规划,该项目由3个人造岛和1个自然岛屿组成,占地1366英亩,计划总投资430亿马币。第一岛将建造旅游、文化遗产及娱乐区;第二岛将建成物流中心、金融、商业、补给与高科技工业区;第三岛为综合深水码头及高科技海洋工业园;第四岛则为码头、临海工业园。
2018年,马哈蒂尔总理上台后,考虑压低工程造价,已叫停东海岸铁路、皇京港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经过数月的谈判和中马双方友好协商,东海岸铁路(ECRL)项目已达成新的补充协议,准备重启。根据补充协议,东海岸铁路项目第一和第二期的建筑成本从原来的655亿林吉特降低到440亿林吉特,项目将维持双轨道,总长度将较原来的688公里削减40公里至648公里,计划中的一些站点被取消,每公里成本由9800万林吉特降至6800万林吉特。可预见在马中两国政府部门及企业共同努力下,皇京港项目也有通过协商而重启的可能。

2. 关丹港:中马港产园联动模式
关丹港(Kuantan Port),马来名“丹戎吉兰港”,是马来西亚东海岸最大、最具活力的港口。马来西亚彭亨州关丹北方25公里新建深水港。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第一座可供船舶全年进出的港口。分内外两港,水深13—14米,各有一条1.6公里长的防波堤。主要输出棕油与木材。港区后面有森玛姆、哥边两工业区,有棕油提炼、水泥、油漆、钢铁、重型机械、玻璃、电子、锯木等工厂。腹地包括彭亨州东半部与丁加奴州,以及1.4万平方公里的两个国家垦殖区,有干线公路通首都吉隆坡及新山。
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建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开创了“两国双园”的“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新模式,将建设成为中马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为支撑配合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的发展,为入园项目提供优良的港口物流服务,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入股关丹港后与马方合作伙伴一起加快了对关丹港进行升级改造。2013年10月,北港集团签署了关丹港40%股权的收购协议。2015年完成收购工作后,关丹港成为北港集团在海外入股的第一个港口。北港集团入股后,关丹港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及业务往来日益密切,北港集团还开通了北部湾港至关丹港的直航航线,为马中关丹产业园入园项目提供了强大的物流运输保障。目前,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形成以钢铁、轮胎、玻璃、铝型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3. 东铁项目:连接马东西海岸重要港口
马来西亚东部铁路项目又叫东海岸铁路项目。这个项目原本造价是655亿林吉特(约合1068.89亿元人民币)。其中,2016 年11月1日,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签署的合同金额约460亿马来西亚币,约合人民币728 亿元,工期七年,维护期两年。2017年8月9日中国交建正式开工。
2018年5月,马来西亚长期执政党国民阵线败选,负责签订东海岸铁路项目的原总理纳吉布卸任,并面临涉腐指控和调查,总理职位由马哈蒂尔担任。马哈蒂尔上任后立即停止了马来西亚境内的两大外资项目,一个是新加坡投资的新马铁路,另一个是中国投资的一系列铁路和港口建设项目。历经8个月的密集谈判,中马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铁路项目重启,中方愿意削减1/3成本,而马方除了降低贷款利息,也无需支付高达358亿人民币的赔偿金。东铁项目一旦建成,则将连通马西海岸关丹港和位于东海岸马六甲海峡中点目前马来西亚最大港口巴生港,并通过现有铁路和公路与首都吉隆坡连接。巴生港是当今世界第十三大繁忙转运港、第十二大繁忙货柜港,也是货物吞吐量第十六大港口。如皇京港按规划推进建成,则将大大增强马来西亚在海峡的港航储运能力。

(二)拓展沿线新通道是分流风险的重要选择
1. 瓜达尔港:绕过印度和马六甲海峡的中巴经济走廊
巴国南部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一个起始点,是打通“21世纪海丝之路”与“丝路经济带”两个战略的连接区、交汇区、受益区,正在成为中巴深层经贸合作的新平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总投资540亿美元,大部分项目2030年前完工。从能源需求看,“中巴经济走廊”从陆路开辟了通向中东的门户,以此为枢纽可把中国(西部新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连接起来,开辟一条绕过马六甲海峡的内陆能源通道。
2017年4月20日,巴基斯坦与中国签署了经营瓜达尔港40年的协议,通过瓜达尔港建设,原油上岸通过管道或高铁进入喀什。中巴铁路从瓜达尔港运输波斯湾石油,虽然数量有限,也有助于提高进口通道的多元化。为确保中方建设人员安全,巴基斯坦海域和边防安全力量目前已为保卫瓜达尔港口和走廊路线做出相关部署。超过3500名警察,900名突击队员,4100名私营保安和740名民兵将保护经济走廊相关项目。

2. 皎漂港:绕过马六甲海峡咽喉的中缅两路一港经济带
中缅两国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战略合作项目落地。其中包括中缅油气管道、中缅铁路建设、港口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中缅油气管道起点皎漂港位于缅甸皎漂经济特区的马德岛,经中国云南省瑞丽市进入中国境内,开通有助于规避马六甲风险。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两个管道项目的合成,其一为中缅原油管道,其二为中缅天然气管道。两条管道均起始于缅甸西海岸,上岸后并肩穿越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掸邦四个省邦,由瑞丽进入中国云南境内,并延伸到贵州省安顺分道运行,原油管道北上在重庆长寿收尾,天然气管道南下在广西南宁告终。
2017年中缅原油管道开通,中缅原油管道由中石油集团和缅甸油气公司合资建设,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若开邦皎漂港东南方的马德岛,缅甸段全长771公里,设置站场5座,缅甸境内设计年输量2200万吨,相当于2014年中国总进口量3.1亿吨的1/15左右。中缅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贯通运营,中缅天然气管道由中石油集团、韩国浦项制铁大宇公司、印度石油海外公司、缅甸油气公司、韩国燃气公司、印度燃气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缅甸段793公里,设置站场6座,起点位于若开邦皎漂港,缅甸下载点前年设计输量120亿立方米,缅甸下载量不超过管输量的20%。
2018年11月8日,中国与缅甸代表在缅甸商务部签署了皎漂深水港项目框架协议。皎漂深水港项目在停滞3年后重启,项目将由缅中双方共同投资的缅甸公司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发建设和运营,其中中方占股70%,缅方占股30%,缅方股权将先由皎漂管委会持有,在条件成熟时管委会将把15%的股权转让给政府指定实体。中缅双方股权占比由原来的“85%—15%”调整为“70%—30%”。此外,缅方考虑分阶段实施该项目,预计项目第一阶段将投资13亿美元(约合90亿元人民币)。

3.汉班托塔港:连接各海丝通道的中斯海港中枢
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省汉班托塔区首府。汉班托塔港第一阶段的建设于2008年1月开工,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合作完成。港口于2010年11月18日开始运行,比预计提前五个月投入运行。然而,由于管理不善,缺乏工商业务,无法吸引过往船只停靠港口,汉班托塔港的盈利不足以支付贷款偿还。截止2016年年底,港口的亏损额总计达3.04亿美元。为了满足IMF的救助条件和贷款偿还义务,斯里兰卡政府面临日益沉重的压力。因此,斯里兰卡于2017年7月以PPP模式和中国签订了协议,把汉班托塔港的大部分运营管理权转交给已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招商局港口)。中国招商局控股港口有限公司购得汉班托塔港口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为99年。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把斯里兰卡南部的汉班托塔港的资产和经营管理权移交给中国招商局集团。

针对域外大国以及印度对于该港将沦为中国军事基地的传闻,2019年4月8日,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表示,汉班托塔港的安全和运营完全在斯里兰卡政府的掌控之中。“很多人认为汉班托塔港是中国的军事基地,我承认那里确实有军事基地,但是是斯里兰卡海军的基地。任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来,我们掌控行动。”

四、尾声
马六甲海峡依然是国际最重要的通航水道之一。各国对于马六甲海峡的倚重在未来很长时间都无法轻易改变。传统的零和博弈式思维只会使海峡局势和地区冲突压力升级,中国正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合作共赢的新路径。在马六甲海峡治理中,尊重沿岸国家诉求基础上继续提供协作以确保利用海峡当前的通航能力,对保障国家能源与战略通道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随着国家继续与海峡沿岸国家及周边邻国开展经济合作,推进港口、铁路及基础建设,进一步开拓通道多元化,马六甲海峡的压力也将缓解。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皎漂港、皇京港的合作开放与建设,在为中国提供多元通道的同时,也将为东道国带来长远经济与社会效益。
来源:海外安全与安保论坛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