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北京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北京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单位:
经北京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现将《北京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18年10月22日
北京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发挥开放引领、辐射带动、交流互鉴、保障有力的服务平台作用,当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发挥“四个中心”功能优势,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为先导,以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为突破,以对外交往平台、科技支撑平台、人文交流平台、服务支持平台建设为重点,提升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共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原则
突出优势,服务大局。坚持首善标准,立足首都科技、文化、金融、人才等综合优势,全方位强化“四个服务”能力建设,主动承担“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任务,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宏观谋划、机制建设、平台搭建和服务保障,调动民间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统筹推进,合作共赢。强化部门联动、集中力量、聚焦重点、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鼓励企业稳妥有序海外发展,实施好一批具有首都特色和枢纽作用的国家品牌项目,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北京全面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四个中心”功能进一步强化,“四个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首都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
——对外交往平台优化完善。圆满完成一批国家重大外事外交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国际交往服务的软硬件环境持续完善,国际交往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努力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重大国际活动聚集之都。
——科技支撑平台能级提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速汇聚流动,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国家构建“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人文交流平台深化拓展。首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性活动,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荟萃世界文化的重要舞台。
——服务支持平台动力增强。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双向投资和服务贸易保持全国领先,建成全球领先的服务贸易枢纽城市,为国家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供有益经验。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服务和平之路建设
着力强化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新空间,全面提升软硬件水平,建设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特色鲜明的国家外交主场地和国际交往活动的核心承载地。
1.高质量服务保障国家主场外交。
不断完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常态化的运行服务保障机制,培育国际一流的高质量服务团队,规划建设好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重点工程,高质量服务保障“一带一路”重大国际会议等重要外事活动。
2.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交往新空间。
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增开国际航线,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全球航线网络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空中走廊,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成为国际交往新门户。积极配合推进第四使馆区规划建设,做好二环内疏解腾退空间利用,为国事外交活动提供更多具有优美环境和文化品位的场所,不断拓展和优化国际交往空间布局。
3.高水平筹办举办重大国际活动。
坚持开放办奥理念,发挥京津冀区域重大活动联合承办保障机制作用,全力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元素,精心办好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深化与相关国家在体育、园艺、文化、科技、旅游等多领域交流合作,集中展示改革开放新成果和美丽中国新形象。
4.着力构建“一带一路”城市合作网络。
积极推进地区间友好交流,稳步扩大“朋友圈”。围绕科技、文化、经贸等重点领域,深化与友好城市间的务实合作。重点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16+1)首都市长论坛等重大活动,发挥好北京首尔混委会、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亚太区“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等城市合作机制作用。落实国家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关安排,健全和完善京港两地常态化务实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广度深度,办好北京香港合作会议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做实“京澳合作伙伴行动”。进一步挖掘侨务资源,凝聚侨智,发挥侨力,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5.积极吸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国际高端资源。
依托首都优势,加强与重点国际组织交流合作,积极吸引各类国际组织总部落户,建设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聚焦价值链高端环节,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京发展。加快朝阳望京、中关村大街、未来科学城和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优化国际优秀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发挥北京侨梦苑和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作用,引导海外华侨华人来京创新发展。发挥首都高端智库集聚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点大学、研究院所、国际学术组织等智库资源合作,发挥好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等平台作用,联合开展共建“一带一路”问题研究和研讨活动,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撑。
(二)大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服务创新之路建设
立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主动推进科技园区合作、共建联合试验室、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文交流,深度融入国际创新体系,成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网络的重要枢纽。
6.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建设。
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品牌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一带一路”上的中关村。发挥国际科技园区协会作用,支持企业联合各类创新资源,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点城市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园区,成为国内科技企业海外集聚的重要载体。优化布局中关村海外联络处,建设中关村海外孵化器等离岸服务机构,建设面向海外的创新创业中心和跨境创新孵化平台,推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双向流动。
7.构建“一带一路”协作创新网络。
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推动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全球开放共享,成为全球科学家联合研发的重要支撑平台。支持重点科研机构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有特色和优势的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搭建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平台。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在相关国家建设研发中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完善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和渠道,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创新合作的引导作用,围绕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研发合作。
8.积极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提升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国际影响力,深化与东盟、中亚、南亚、阿拉伯国家等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发挥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亚欧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鼓励有实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全球布局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形成一批跨境创新孵化平台。促进国内外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机构以及其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之间的务实合作。积极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方面技术研发和产业合作,积极应用推广先进国家成熟适用绿色技术、绿色材料和绿色装备。
9.集聚国际科技创新人才。
借助“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国际人才引进渠道,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办好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和“中关村论坛”,发挥市科协、首都创新大联盟、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等桥梁作用,汇聚国际优秀人才,共享科技智慧成果,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对接,积极营造良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环境。
10.创建知识产权保护首善之区。
发挥本市知识产权创造优势,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举办“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建设中关村知识产权国际注册政策和法律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对接机制,提升本市知识产权国际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本市创新主体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技术合作。编写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工作指引,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预警与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三)全面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服务文明之路建设
切实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卫生等多领域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统筹设计和集中打造首都北京城市形象,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增进民间交往,架好民心连通桥。
11.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品牌。
汇聚全球优秀文化,将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首都博物馆等打造成面向世界的国家级文化展示重要平台。办好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图书节、北京文博会、北京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各类文化活动,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重点,进一步提升首都文化品牌效应和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资源优势,建设运营好雅典中国文化中心,积极参与丝路书香、丝绸之路影视桥等工程,推动北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影视等优秀作品在海外展播展销,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加快推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中国(北京)影视译制基地、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多语种图书出口基地建设,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产品交流的重要渠道。
12.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
围绕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全过程,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在运动训练、赛事组织、场馆管理运行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培育引进一批国际顶尖的体育管理和运营团队,提高国际赛事策划和市场化运作水平。以新首钢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集聚一批国际知名体育科技文化企业,加强体育装备设计研发等领域国际合作,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奥林匹克中心区建设,全力推进国家速滑馆、冬奥村等重大场馆设施落地。办好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提升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国际马术大师赛等重大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培育更多新兴国际体育赛事,广泛吸引相关国家参与,以赛事活动促进文化交融。
13.共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走廊。
发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纽带作用,继续在世界各地办好香山旅游峰会,广泛推介北京旅游品牌。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平谷世界休闲大会、通州环球主题公园为新载体,打造以北京为重要节点的“一带一路”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加大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配套旅游产品的推广力度,落实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14.实施“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计划。
深化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城市的教育合作,支持在京院校与相关国家的学校组建联盟,缔结友好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支持相关国家教育管理、技术技能等专业人才来京学习。积极培育“留学北京”品牌,继续发挥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等政策的引导支持作用,努力打造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实施“一带一路”国际人才交流培养计划,开展双向博士后人才交流培养。积极参与相关国家孔子学院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境外办学。推进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区海外教育培训基地、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之家建设,推进国际教育合作交流。
15.着力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推动本市医疗卫生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京合作中心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多双边合作机制,加强卫生发展经验交流互鉴。深化与泰国、捷克、法国等国家在卫生健康重点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做好几内亚等非洲国家国际医疗援助,帮助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探索中非友好医院合作新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实施“一带一路”国家神经外科医师培训班等一批合作交流项目,帮助相关国家提高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能力。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鼓励本市中医医疗机构与相关国家加强合作,参与国家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推进实施欧洲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北京中医医院新加坡明医馆、乌兰巴托中医儿童脑瘫康复研究中心等重点项目,鼓励中医智库发展,打造“北京中医”国际品牌,广泛地惠及当地人民。
(四)不断深化投融资合作,服务繁荣之路建设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和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优势领域对外投资合作;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保障体系,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资金融通重要枢纽。
16.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聚焦周边国家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充分发挥本市在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咨询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优势,在能源、市政、环保、轨道交通等领域开展一批示范项目。依托本市信息产业、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优势,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等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办好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17.统筹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落实本市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施方案,在电子通信、汽车、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支持本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领军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合作,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鼓励和支持央地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参与和推进中白工业园、中柬金边经济特区、南非汽车工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海外集群化发展。
18.提升首都金融国际化水平。
积极承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任务,加快出台并实施首都金融改革系列政策,构建首都绿色金融体系,加快培育发展首都现代金融服务业,积极吸引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外资金融总部及支付清算、信用评级等国际金融机构落户。推进北京金融科技和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继续办好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提升国际金融论坛和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影响力。加快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深化中关村境外并购、外债便利化试点,推动实施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
19.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中拉基金等国际金融组织集聚效应,积极推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专项贷款投放力度,争取更加优惠的企业融资支持。做实“政金企”信息对接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提升本市共建“一带一路”金融一体化服务水平。发挥对外经贸资金作用,建立本市企业海外投资保险统一投保平台,加强企业走出去信用保险服务,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20.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发挥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依托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机构,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的全国性综合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支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发行熊猫债等人民币证券产品;加快推进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争取跨境投融资优惠政策,为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融资服务。
(五)积极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服务开放之路建设
紧抓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新机遇,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好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三城一区”等重要载体,推进国际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21.打造重点区域开放联动发展格局。
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在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试,加速引导国际高端资源集聚,加快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承载能力。聚焦高端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深化与香港、澳门等地区间合作,吸引国际知名商务服务企业、国际金融总部、国内外智库机构入驻,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先导区,促进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两翼联动。立足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定位,探索“航空+保税+贸易”的开放模式,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金融政策,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将临空经济区及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服务贸易创新、国际商务交往、航空产业服务、展览展示的开放发展示范引领区。充分发挥外资技术溢出和产业升级效应,引导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向“三城一区”集聚,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发挥CBD国际资源集聚优势,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商务通道和枢纽平台。
22.纵深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制定本市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工作方案,对标“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规则和标准,大力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体制机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开放政策在京先行先试,加快培育金融服务、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国际化发展,促进投资贸易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服务业核心竞争优势,打响“北京服务”品牌,推动本市成为全面开放型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23.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不断提升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际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等重大国际展会,充分展示“北京服务”创新成果。实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提升技术、文化、中医药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扎实推进中国(北京)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建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拓宽国际营销渠道,打造国际贸易合作新的增长点。发挥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作用,积极开拓亚非拉、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服务外包业务。
24.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扎实落实本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导向,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依法依规给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大幅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执法,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努力把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
五、保障措施
25.强化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本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认真落实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制定本市共建“一带一路”年度工作安排,加强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确保实施效果。推进成员单位贯彻落实好国家专项领域规划,积极承接国家重点任务,制定共建“一带一路”专项实施方案。建立本市国际产能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和全市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库,建立重点项目会商机制,统筹相关政策和资金优先支持入库项目建设。研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统计监测工作,加强对本市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情况统计分析。探索建立北京市共建“一带一路”专家咨询委员会。
26.加强服务企业平台建设。
进一步改革优化服务企业平台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一带一路”双向投资平台,加强北京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城市商会联盟作用,推进境外服务中心和非公经济(境外)发展服务基地建设,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企业提供投资政策、法律咨询、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和信息共享等全方位综合性服务。发挥本市科技创新基金和外经贸发展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鼓励企业发起设立共建“一带一路”基金,支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加强税收政策服务,定期开展涉外税收政策宣传培训。
27.强化风险防范和安全保障。
落实本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境外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海外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制建设,有效发挥本市境外安全服务平台作用,组建涉外应急救援队伍,鼓励引导有实力的安保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和深化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周边重点国家首都警方的双边合作,共同构建“一带一路”安全屏障。引导企业有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加强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监管。加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能力建设,促进完善“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发挥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作用,加强中非联合仲裁中心建设,探索跨国仲裁合作联结机制;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的作用,多元化解企业矛盾纠纷。
28.加强新闻宣传工作。
借助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网站、北京市政府外文门户网站等媒体资源,积极宣传本市共建“一带一路”各项成果,重点介绍规划政策、合作平台、海外园区、重大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友好城市等的主流媒体合作,建立互联互通、共享互惠的丝路媒体“朋友圈”,用国际化、本土化语言有效传播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声音,讲好北京故事,凝聚国际共识,营造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国际舆论氛围。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