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市联合发布《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倡议书》丨丝路动态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 5个中欧班列运营平台联合发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将加强协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坚持创新发展,共同推动中欧班列健康可持续发展。
? 最新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近1.7万列,年均增长133%,国内开行城市达62个,境外到达16个国家53个城市。
2019中欧班列“高质量、高效率、高层次、市场化”峰会24日在重庆举行。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等重庆、河南郑州、湖北武汉、浙江义乌、湖南长沙的5个中欧班列运营平台联合发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将加强协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坚持创新发展,共同推动中欧班列健康可持续发展。

《倡议》指出,已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应坚持开行中欧班列的初衷和宗旨,各运营商、供应商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同时,各方要坚持“高质量、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加强协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倡议书提出,各班列平台公司要着力开发高端市场,优化运输组织及货物集结分拨等各环节操作流程,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努力在提升班列重载率、计划兑现率、运输安全、运输货值等指标水平上下功夫,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倡议书还提出,各班列平台公司和运营商、供应商要杜绝违背市场规律的低价揽货现象,共同维护中欧班列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要积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国内外铁路承运人、代理人的密切协同,进一步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益,在坚持中欧班列在线路、口岸、运营商等方面多样化发展和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整合线路、整合节点,合作开行大公共班列和阶梯班列。
此外,倡议书还包括采用现代供应链手段给客户提供全程综合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扩大铁路运单“一单制”使用范围,推动铁路运单提单化(物权化)的研究和试点、加强中欧班列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等内容。

从2011年到2019年,中欧班列在8年中发展十分迅速。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近1.7万列,年均增长133%,国内开行城市达62个,境外到达16个国家53个城市。
▲ 中欧班列上半年运行情况。(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但在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也引起了各方重视。比如,极少数城市的中欧班列盲目追求开行数量,不追求质量;有的地方出现恶性竞争问题,如恶意砍价、抢夺货源等。
虽然有问题,本次会议上,各方有一个观点很明确: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为各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开发开放步伐、促进外贸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区域国际物流枢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不能因为出现问题而否定成绩。
《倡议》提出,中欧班列要坚持创新,提升服务品质,积极推动国际多式联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比海运,班列运输终究是“小胃口”。以班列运输创历史纪录的2018年为例,全国中欧班列运量约60万TEU(标准箱),同期,海运运量约为2.64亿TEU,是班列运量的440倍。因此,中欧班列要实现最佳规模,可锁定适配产品,聚焦相宜产业,坚持走精准合作之路。
《倡议》明确指出:“各方应牢记中欧班列为本城市、本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国际产能合作服务、为区域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在8月初发布的一份研究中指出,2019年中欧班列发展的一大特点是物流服务趋向精细化。如保温箱、冷藏箱、恒温箱及各种特色的拼箱服务越来越常见,如郑州开通特种箱优先验放通道,支持加工食品、计算机等对温度湿度有特殊需求的产品搭载恒温箱进出境,6月份,该班列首次承运来自白俄罗斯的冰淇淋。
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漆丹表示,中欧班列还要做到立足本地,面向全国,不能单纯强调一点。本地、区域、全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只强调服务本地,可能很多地方连班列都开不起来,也服务不好本地企业,关键是有全面科学的思考和安排。

会议上,不少运营公司都呼吁,国家应该出台层顶设计,对中欧班列发展进行统一规划。
2016年10月8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全面部署中欧班列建设发展任务。这是中欧班列建设发展的首个顶层设计。
《经济日报》刊文指出,从长远看,作为一种运输资源,中欧班列终究要讲求效率、实现集约发展,应摆脱“一家一户”的运营方式,以协作求共赢。班列开行地区在计算自身“小账”的同时,也要胸怀全局算“大账”,通过科学调度、有效整合,尽量降低班列运输成本,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
在此次会议上,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军认为,国家层面应该控制市场的平衡度,加大区域间的联络,让中欧班列实现高质量发展。
货运企业方面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主要为海尔提供货运支持的日日顺物流公司副总裁王学辉表示,国家应该对中欧班列制定统一的规范,比如时效、价格等。同时,平台公司应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需求,从服务上着手,共同完善中欧班列这一运输形式。
来源/新华社、重庆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日报 中国一带一路网综合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