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正在承受疫情的冲击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智谷趋势(ID:zgtrend) | S博士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调查——您近来最想了解哪方面的事情?“疫情对一带一路影响”这个话题排在第4位。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简单扯上一番。
我能理解“一带一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关心。
以前,中国和美国、欧洲都很热乎的时候,没那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威胁不来自那边,利益的大头却在那边。但现在不同了,疫情之前有声势浩大的毛衣Z,疫情发生后,欧美媒体上天天怼中国,中美脱钩在各个层面继续,中国人的危机感变得很强。
在战略上,我们都想早点搞明白,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对手,中国的朋友圈有什么变化。说白了还是一种敌情意识。
还有就是,从企业投资、个人资产配置,生活角度,当然都想着今后能去到一个低风险、相对友好的环境。以前这个风险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现在的风险,政治、社会方面的考量上升了。
但是,一带一路的主体国家和中国人偏爱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实在是有点大,所以,现在开始就要尽可能多了解一点,哪怕只是作为后手,有备无患嘛!
简单一句话总结,都是焦虑惹的祸。那么,我们的焦虑来自哪里,怎么产生的呢?
除了客观环境的变化,还有我们接收到的各类信息。现在和过去相比,还说不上是根本性的变化,但疫情起到了放大器或催化剂的作用,它把以前潜藏着的很多矛盾、担心等等都给放大了。质变没到,量变吓人。
这里面不排除有片面化的因素。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都会有这个体验,就是如果你那天看了某个方面的新闻,或者查询了某件商品,那么随后的几天,几乎所有的相关App应用都会给你推同类信息或者商品信息。中国的情况就更特殊,想接触的全面一点的,得在谷歌上看。
那么这两个月,中国普通人的信息环境是怎样的呢?
我觉得,应该是比较撕裂的。不管是官方还是自媒体,最多的新闻是这两类消息:
一类全世界都求着中国,其它国家都一塌糊涂,中国人民很骄傲;
另一类是西方世界正在谋划针对中国的阴谋,尤其是政客和媒体。
我准备直播的时候,随手打开新浪的新闻频道,来读几个关于疫情的标题:
骂了中国一堆 蓬皮奥转脸来了句“指望中国”;
终于德国开始强制戴口罩
全球都想从中国买呼吸机
与美国达成共识后,澳大利亚总理开始游说德法(说的病毒源头的事情)
澳媒对中国国徽动手脚
可笑又荒唐!美国女主播对华上演泼妇骂街戏码
他们发现美国反华宣传惊悚路线图
中国一强硬,欧盟就退让了
第一类是“厉害了”系列;第二类是“我不会犯错”系列。
其实不只是疫情期间啦,最近这几年,主流的传播环境不都是这两类信息吗?这不正是我们近来最熟悉的东西吗!只不过,在疫情中它们更密集。
我们都知道,极端的东西一定不是“常态”。常态的东西,应该是既有你做的好的,也有你做的不好的,那么,处于两个极端中间的声音都哪里去了?
对待方方日记的态度,算是撕裂的典型案例了。
方方日记,我一开始看了两篇,觉得就那么回事就放下了。直到网上吵成一片,夸的人说该得诺贝尔文学奖,贬的人“卖国”的帽子一顶又一顶的送。我就开始纳闷,这是我看过的那个日记吗?
日记,我们在这里不具体讨论。只是觉得,遇到这么大的事情,如果身为作家不记录点什么,那才真是不务正业。
回到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如果你身处的是这样的极端信息环境,那么,它会严重干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判断。而且,这种情绪会引发一连串的“负反馈”,就是当你觉得敌人越来越多,那最后就会真的有那么多的敌人。
这在冷战时代已经被多次证明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疫情,明明中国控制得相当不错,当然也有失误,但结果普通人看到的、听到的,全都是前述两类信息的熏陶,很多人会自然得出外国人就是见不得中国好的结论。
但实际情况是,的确有很多负面报道,甚至在量上可能比过去还多,但这个负面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怎么理解呢?
比如,海外媒体对中国比对他们的政府要客气得多;夸中国的其实也不少。
关于中国疫情的报道,我现在没有详细的数据,所以只有基于印象的大致判断。
不过,两年前,有人曾统计过英国7万篇、美国35万篇和中国相关的日常报道,结果发现外媒对中国的态度远远好过他们本国的政府。
当然,由于我们持续的“战狼式”情绪,一些负反馈也已经成型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借“疫情对一带一路”的影响这个话题,了解一下这个负反馈的相关情况和程度。
先扔几个判断出来——
第一,“一带一路”遭疫情重创,但经济影响不需要过分担心;
第二,疫情导致全球撕裂,“一带一路”的主体国家依然是中国最容易突破的交际圈;
第三,产业链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调整会继续,这里面有极大的商业机会;
第四,穷朋友有时候更麻烦,想主打“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要准备好应付麻烦。
疫情带来的坏消息
坏消息有不少,在这里,我们就不谈疫情对国际贸易、各国产业的影响了,这些大家都看得到,官方的数据就算再有隐瞒,也没办法把黑的粉饰成白的。
最多也就是像有人提出了“相对增长率”这个概念自我激励一下。这个“相对增长率”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一季度不是-6.8%嘛,如果全年能增长3.3%,世界是-2.2%,那么中国就相对增长了5.5%,就算实现了目标。
3月初那次分享中,我曾经说过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SARS。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估计是,全球经济在-2.5%至-8.8%之间,出口在-17.1%至-40.9%之间,进口在-14.5%至-33.8%之间。一个词就是“相当糟糕”。
虽然当时这么说,其实心里多少还有一些侥幸,期望疫情过后很快会有一个报复性反弹,然后经济很快恢复到常态,但是现在看来2020年即使有报复性反弹,也不会是V型或者U型,而是爬阶梯式。
2003年的时候,借着入世的大潮,中国三驾马车一匹比一匹猛,但现在一匹比一匹衰。
旧基建时代,基本靠人工,虽然效率低,但是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新基建,坦率地说,技术起点高了,需要的人工少多了。
进出口,一季度表现还是不错的,但这次疫情时间长、范围广,尤其是亚非拉目前态势还不明朗,不能报太大指望。
至于消费,网上有一个段子是一语中的,当下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报复性消费与兜里没钱的矛盾。这个以前讲过,就不展开了,中国家庭负债率已经60%多了。
疫情防控,中国医疗卫生系统打了头阵,中国经济看来是要打全场,从头到尾,加上一个绕梁三日。结果,最惨的居然不是中国经济,而是中国外交,中国外交的影响就深远了,处理不好,会被念叨好些年。
我们提到疫情导致一带一路国家出现分化。这种分化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是更依赖中国还是开始和中国保持距离。
经济联系上,以前全球产业链大头在中国,或者关键的需求主要靠中国满足,那么现在要不要做分散配置。
比如,日本政府出钱让医疗物资相关产业搬回日本或其它国家和地区;依靠中国提供零配件的外国企业正在配置替代性生产基地;最狠的是台湾半导体相关产业,估计会转移走一半,我们现在老说iPhone几乎都在中国生产的,估计过个三五年,就会发现印度产的、台湾产的、越南产的了。
分化如果是纯经济的,没什么好怕的。关键是政治上的,就是要不要把中国当朋友,或者要不要和中国正常打交道的问题。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
“一带一路”倡议原本的设想是以“世界岛”的中间为核心,努力拓展到世界岛的两翼,然后拓展到世界范畴。
翻译一下,就是立足于亚洲、非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拓展西欧、东亚等发达国家,最后是争取外围的澳洲、美国、拉美国家。
这本是一个逐步扩展的设想。但在疫情之后,我们发现反过来了,中国与美澳关系极度不稳定,西欧对中国的疑虑声也在越来越大,预示着未来的变数,反而是亚非国家相对靠得住。
变成了一个收缩,要守住基本盘的动作。这当然是一个坏消息。
这意味着你的腾挪的纵深被压缩了。而且,即便是基本盘也并不都那么可靠。所以,这需要你静下心精挑细选。而且是要用最小的或者说有限的投入,交到真朋友。
不讲究方法、收益地撒钱,对不起!交不到真朋友,人家把你当冤大头。出现“分化”的好处是,目标更聚焦了,而且中国国力毕竟也有限,现在可以努力把钱花在刀刃上了。
“一带一路”这个范围太广了,一个人一辈子有几个好朋友就了不得了,宣传的时候你可以讲“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但现实中怎么可能遍地都是?
后疫情时代,穷朋友靠得住吗
疫情期间,发生了几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很少有报道,但这些事和中国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密切相关。
第一件事,是泰国一个知名网红的女朋友,不恰当的称呼了台湾,激起了中国一小撮网民的愤怒,声讨人家女朋友顺带着声讨网红,结果引发网红粉丝的不满,演变成了一场两国几方网友推特骂战。
更神奇的是,中国网民骂着骂着发现,骂泰国政府不但没有伤害到泰国人民的感情,还获得了部分泰国人民的支持,大惑不解之下还教导泰国人要爱自己的政府和国家。
第二件事,是一个国内一个小互联网公司,本来想做流量生意,出了一系列的“某某某希望回归中国”系列,不知道这个流量生意到底赚了多少钱,但是却引起了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注意,然后对方就来抗议上门。
第三件事是广州对入境的外国人进行核算检测和隔离,三名入境的尼日利亚人被要求隔离,结果尼日利亚的一个领事官员在机场抢夺三人的护照,酿成外交事件。尼日利亚议长约见中国大使。非盟、好几个非洲国家发外交照会抗议中国歧视非洲人,西方媒体也顺带着炒作了一票。
泰国、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三个一带一路的典型国家,这三件事,就是未来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交往时最可能发生的典型性冲突。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经常出现。而麻烦就因此出现,以我们的外交风格,能稳妥处理这样的问题吗,而不是把它拖得尾大不掉?
第一个事件的症结在于:中国的爱国者们迫不及待地要把一切言行落实到全世界的每个人身上,要求每个人都要像外交官一样言行标准,一个人出了错就全国都反华,问题是这可能吗?中国面对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到不了那么细致的程度。
第二个事件的症结在于:这种情绪的流量生意是眼下国内新媒体最低风险的盈利模式,它是“厉害了”系列的低配版,但是感染力却不容低估,影响力往往是破坏性的。它会影响到中外交往的模式。在国际政治语境中,它会让人联想起大国沙文主义。
第三个事件的症结在于:中国至今没有完全领悟“平等”、“国民待遇”这些词的精髓,当然也可以说是有一些国家被中国的“超国民待遇”惯坏了。随着中国人慢慢站起来,这就会给彼此之间的相处制造障碍。
这三个典型案例说起来简单,但是它们涉及到复杂的制度、习惯和文化的调整和适应。
国家之间交朋友主要看两个:“价值观接近”加“利益吸引”,如果两者兼备最好,如果只占一头,那么一头足够强也行。
上述三件事表明,中国要和发展中国家交朋友同样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游戏”,其难度很可能还超过与发达国家打交道。因为发达国家的规则是明确的,中国人学习研究超过一百年,而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很多方面,缺乏了解更缺乏钻研精神。
然而,国际关系的败坏又要求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朋友圈,举目四望,大概也就只剩下这些穷朋友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发达国家不愿意投入更大的资源来争夺。
产业链的调整将继续
下面,我们来说说产业链调整,这是世界工厂的命,更是中美脱钩的延续。
疫情对于中国来说,眼下会有一个看得见的好处,就是它会减缓产业链转移的速度,还有一些可能就不转了。
4月14日摩根斯坦利的一份报告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报告称,一些企业原本在疫情前计划在中国以外投资建厂,或在本国加大投入,但这些意向纷纷在疫情爆发后被延期。
这对中国当然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至少,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可以有更多的一点时间来做准备,应付可能的GDP下降,失业等等。
有经济学家测算过,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对应的失业就是300万。大家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哈,我们去年四季度是6.1%,一季度是-6.8%,失业的一下子有多少?
所以2020年全年都是把“保就业”作为最优先的目标,贯穿去年一年的“六稳”,今年提的“六保”,就业都排第一。
为什么突然间大家都犹豫了,放缓了转移的节奏呢?
第一个是很多企业都缺钱,这时候搬家,搬得好还好说,搬的不好那就是找死,不得不十分慎重。
第二个就是中国防控得力。中国虽然最早停工,但同时也是最早复工的,而其他地区是否能做到如此高效的应对疫情还有待观察。
第三个就是大企业确定产业链需要较长时期的调研,疫情增加了新的变量。
这是有利的地方,不利的地方是,产业链的调整是放慢了节奏,由于中美关系的基调不会变,就是脱钩啦,所以产业链的转移也会继续。
这个转移会继续毛衣Z的转移路径。
2019年11月30日的智谷冬季峰会上,我曾经分析过毛衣Z开打后,产业链转移的方向,现在看来还是那样。
最受益的是墨西哥、中国台湾、越南;第二阵营是东南亚;第三阵营是东欧。
我们看一下中国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中国的贸易伙伴中,一季度进出口实现增长的只有一个地区,就是东盟,而且还是非常亮眼的两位数增长。
▼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