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典型经验介绍之十:四川省宜宾市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0〕9号),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北京市石景山区等10个城市进行了表扬激励,现将有关城市的典型经验做法总结刊发如下,供全国同类城市学习借鉴。
宜宾市以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同步发展为抓手,大力推动由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进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建设、加快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提升了白酒、轻纺、能源等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发展了一批如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
一、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集群
深入推进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利税、增加值、工业总产值5项主要指标居全省第一。五粮液围绕“白酒、大机械、大金融、大健康”布局“1+3”产业,营业收入实现1080亿元。丝丽雅集团与四川省纺织研究院、四川大学等35家产学研单位合作,成立产业链联盟,聚力打造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天原集团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实现传统氯碱化工企业向锂电产业转型发展,先后创建1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四川省名牌产品、3个四川省著名商标、7类四川省地方名优产品,连续四年成为氯碱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扩建技改工程投产,产能跻身世界前列。宜宾纸业通过技改搬迁,生产工艺和节能降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加快发展成为综合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竹浆造纸企业。
二、吸引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新动能
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的重要抓手,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一名领导牵头、一个专班推进、一个规划引领、一套政策支撑、一个专班考核”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共签约引进智能终端产业项目185个,投产115个,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2000余亿元,助力宜宾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跃居川南首位,凯翼汽车智慧工厂竣工投产,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产业基地建成,年产60GWh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宜宾。加强与成都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区域合作,极米光电在宜宾建立了生产基地,开创了“总部在成都,生产基地在宜宾”的区域合作新模式;利用东西部扶贫合作机制,与浙江省嘉兴市共建川浙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共承接纺织类企业20余家,总投资105亿元,预期年产值153亿元。
三、加快“双城”建设,增强创新驱动
规划建设36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和科创城,加快引进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截至2019年底,共引进了10所高校、21所产业研究院、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学生人数由2016年的2.5万人增加到5.7万人,留学生人数由零突破到700余人。出台人才新政30条,设立2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职及柔性引进诺奖得主、院士、国家特聘专家等高端人才14名。在宜产研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本地企业共开展各类“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项目100余项。宜宾先后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产教研城一体化试验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
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力
拓宽发展新空间,省级三江新区经省政府批复设立。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成贵高铁全线通车,成宜等6条高速同步建设,宜宾港实现万吨级轮船首航,五粮液机场正式通航。着力优化对外开放平台。宜宾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保税物流中心(B型)货量、集装箱量稳居全省第一;四川自贸区宜宾协同改革先行区在全国首创海关加工贸易风险保证金“联合共管”模式,有效盘活企业流动资金;国家临时开放口岸、进境粮食口岸高效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全面推广运用,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压缩35%;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优势,成功开通宜宾—钦州等集装箱铁路测试班列,铁路班列实现了货物双向对流;在临港经开区,新建国际会展中心,引进大批金融机构和国内知名教育、医疗机构,创造生态宜居的生活工作环境。
五、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全面推行“企业保姆、贴身管家、私人订制”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从投资落地到做大做强的全过程服务。建立市领导联系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工作机制,按月通报工作进展。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6%,行政许可平均承诺提速81.7%。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创建首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国家级试点城市,设立5亿元的智能终端出口退税资金池,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的四川长江民营经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企业用电、用气、用工、企业搬迁、物流运输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全力打造要素成本洼地。出台《工业企业用电用气补贴办法》,每年投入1.5亿资金用于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推动拓展销售渠道。将企业纳入运营商产品目录库,通过运营商代售额超过亿元。出台“宜宾造”产品销售支持政策,指导朵唯云谷、四川康佳等智能终端企业产品进入“宜宾造”产品目录。引导智能终端企业与房地产企业进行对接,拓展智能家居市场。
下一步,宜宾将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加入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发挥重点平台带动作用,积极创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和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