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天涯之国见证中智友谊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作者:宫玮
智利地处拉丁美洲西南,距离中国2万公里之遥,地理上的遥远并不能够阻挡中智两国的友好交往。在国际交流方面,智利同中国有4个“第一”: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南美国家,也是西半球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双边自贸协定并率先实现升级的国家。
伴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春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于2018年通过阿蒂亚能源公司股权并购正式进入智利市场,开启了中国水电在智利的新篇章。
随着中方团队介入公司管理,中方人员编入当地团队管理,摆在中智方面前的一道难题也就出现了:管理融合,这种融合更深层次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融合。因为文化和工作习惯的差异,中智方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以工作计划为例,中方更强调以目标为导向,确定目标后在过程中针对目标灵活调整工作方案,而智方人员计划性更强,过程中灵活性较弱;还有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比如一些小的事情,中方人员比较习惯用微信、WhatsApp方式沟通,快速便捷,而智方人员无论大事小情都较为习惯用邮件;还有工作时间等细小之处也都体现着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中智两方都将文化融合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管理融合取得了巨大成绩。
融化坚冰
拉美国家多以天主教国家为主,智利也不例外,宗教节日在当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中国的节日也是各有特色和传统意义,从节日开始互相了解,能够增加文化融合的趣味性。
在节日时,中智双方员工会一同准备节日礼物以及节日介绍,例如中秋节月饼、端午节粽子、圣诞节篮子等,每一次节日都是彼此加深了解的一个机会。礼品本身也是文化融合的一部分,比如在圣诞节篮子中,不仅仅有当地节日彼此赠送的红酒,还有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旺旺仙贝、老干妈等。
饮食也是一个很好的入手点。智利饮食以烤肉为主,一般Party就是一起吃烤肉、喝红酒,而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饮食这条纽带搭建起的聚餐和团建活动能够让两方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
通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融化了隔在两方间的坚冰,让办公室中智方员工不再“板”在那里,原本寂静的办公室也逐渐多了欢声笑语。
求同存异
在智方员工的习惯中,晚上和周末都是休息的时间,一般下了班,人就找不到了,有事情上班再处理;而中方员工讲求的是立刻处理,特别是因为时差的原因,中方员工除了白天到办公室上班,晚上和周末有时还要同总部开会或者准备一些紧急的材料,特别是在某些资料需要外方紧急提供时,双方常会有冲突。
经过两方间的交流、沟通,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一些常规性的报表、报告及数据由智方员工提前准备好以备上报,随着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表格和信息也都能由中方员工独立完成,一些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外方人员也愿意配合加班完成;同样,中方员工也懂得了尊重智方员工的私人休息时间。
同样融合的也有工作习惯和工作思路,智方员工越来越能以结果为导向,寻找加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机械地编排进度计划;同样,中方员工在发挥灵活性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同时,也愿意去理解和参与智方员工的计划编排,实现了灵活性和计划性的完美融合。
中智双方在沟通方式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重要的事情,双方都会通过邮件形式沟通,但是在小的事情方面,智方员工都主动下载了微信来沟通。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了同国内视频会议或电话会议,所有的外方员工都安装了企业微信,一些会议安排和讨论都是通过企业微信的形式进行,大大方便了双方之间的沟通。
收获硕果
共同的努力换来了巨大的成效。布艾诺项目水权购买原有1000万美元未支付,智方员工主动为公司利益考虑,提出要同卖方进行谈判,并最终将该金额降低到200万美元,为公司节约了800万美元。
硕果不仅仅存在于公司的经营方面,也发生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方第一时间就将预防措施整理翻译,并发送给每一位智方员工;与此同时,智方员工也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帮忙寻找口罩、防护服等医用资源,这些报价也在第一时间发回总部,为总部调度海外医疗物资提供了帮助。
每个国家和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文化融合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标准,但是只要我们在彼此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在共同努力下,文化融合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