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成长:中资企业在老挝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文:李好 苏立坡(老挝)
值班校对:黄乙司
审定:林涵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基础设施极其落后等区位劣势一直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近年来老挝提出了“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走廊国家”战略,希望能够发展基础设施,提升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建成横贯中南半岛的交通运输走廊和经济走廊,改善当地民生、消除贫困。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因而老挝也成为东盟中最为积极、坚定支持“一带一路”的成员国之一。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开展,将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范围推动中资企业赴老挝投资。
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态势喜人,投资企业目前已经超过 600 家,投资运营的海外园区达到 3 个,位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第四。
2017~2018 年间,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老挝计划投资部进行了一次“中资企业在老挝的生存情况”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的情况如何呢?
0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能源矿产行业价值大幅缩水,接近触底。当时的中国企业瞄准了矿产资源丰富的老挝,在 2010 年以后大规模地进入老挝。据调查,在老挝经营超过 5 年的中资企业已达到 45.87%。
这说明一方面,在老挝经营 3 年以上的中资企业已经逐渐适应了当地市场,并不断追加大额投资,成为具有较好成长性的“根植型企业”;另一方面,老挝市场已经趋近饱和,留给新进企业的空间有限。
>>从中资企业在老挝投资的行业来看,主要以建材为主(按企业数量统计)。其原因主要是矿业、电力以及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房地产业对建筑材料的强劲需求,推动了中资建材企业在老挝的发展壮大。
>>从投资来源省份来看,前往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湖南、广东、山东、天津、上海、江苏以及河北等省份。
02
调查显示,中资企业在老挝的资产规模相对不大,小微企业占比超过 53%,而大型企业占比 20.18%、中型企业占比 26.61%。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大型央企、国企在采矿、电力等领域具有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垄断优势,需要推进企业在老挝的内部化来降低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中资中小微型企业拥有可服务老挝建材、建筑与其他服务行业的小规模技术,能较好地满足老挝细分市场的需求。
具体来看,44% 的在老中资企业,其员工规模主要在 30人以内,仅有 14.68% 的企业员工人数超过300人。老挝劳动力成本低廉,2018 年 5月上调后的最低用工标准为110 万基普/月,折合人民币不到 900元 /月。
因此,尽管老挝的劳动力素质不高,但大多数在老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经营的中资企业除了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市场开拓人员以中方外派人员为主外,其余岗位主要雇佣老挝本地员工,本地化用工程度基本达到 75% 以上,不但为当地创造了就业,也为自身降低了运营成本。
03
1988~2016 年间,中资企业对老挝的高投资额主要集中在首都万象市、北部的华潘省和南部的占巴赛省等。
其中,在老的矿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巴松县、维拉布里县、他曲市、辛本县;电力投资主要集中在万塞县、帕塞县、普翁县等。
研究发现,老挝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资源、丰富的矿产和水电资源、经济特区极其优惠的政策,以及老挝国内旺盛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是决定中资企业在老挝投资区位布局的四大重要考量因素。
04
不容忽视的生存压力
目前,中资企业在老挝的生存压力也不容忽视,在经营中面临来自市场、资金、法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困难,中资企业落地老挝还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中资企业投资老挝前,预判不足,缺乏长远的经营规划,都是导致中资企业发展遭遇瓶颈的主要原因。
? 首先,在市场方面,老挝基础设施薄弱,运营成本较高。目前老挝国内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陆地运输、水陆运输(湄公河)和航空运输。
虽然老挝水电资源丰富,但电网建设跟不上,全国仍有 1/6 的村不通电,电力成本居高不下。《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2017-2018)》显示,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全球 137 个国家中位列第 102 名,其中公路交通、电力、通信设施水平分别排名 94 位、75位和 131 位。
因此,有 54.84% 的企业认为基础设施投资硬环境不理想是在老挝遇到的最大的市场问题。
>>而市场需求不足,也让投资实际与预期差别较大。2017 年,老挝全国人口为 685.82 万人,还略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人口数量。老挝人口密度较小,仅为 30人 / 平方公里,农业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 59.3%,1/3 的民众日均消费在世界贫困线 1.25 美元以下。
人口规模较小、国民收入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挝民众的消费水平,很多行业市场特别是细分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
调查发现,有 51.15% 的中资企业在老挝遇到市场需求不足、实际与预期差别大的问题。这也说明,超过一半的中资企业对老挝市场预期存在判断误差。
>>此外,老挝市场还面临竞争压力大,商品价格战激烈的问题。
中小型中资企业投资较为集中的建筑工程领域竞争尤为激烈。近年来,一些中资企业为了能在老挝市场立足,愿以微利甚至亏本的代价来竞标招揽工程,低价竞争不仅给自身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也对企业品牌造成较大的损害。
“中国制造价廉质劣”的印象在老挝民众间普遍存在。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老挝中产阶级一般更青睐日本产品而不倾向于购买中国货。
据调查,有 47% 的中资企业认为自己在老挝投资经营面临着来自泰、越、日等国的激烈竞争,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
? 其次,在法规政策方面,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
>> 投资法律体系不完备,政策缺乏透明度。老挝现行投资法律体系仍不完备,经常出现相关法律法规定义不尽统一、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例如,在老挝新版的《投资促进法》中关于对外国投资者进行税收免征和降低进口关税的规定,并没有反映到税法里。立法内容的不协调和冲突、抵触,给很多中资企业带来困惑与不便。老挝在电力、通信、农业等行业至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法规来鼓励外国投资。
调查显示,有 54.84% 的中资企业认为老挝的投资政策不完备、不透明,导致不确定因素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资企业对老挝市场的预测。
>> 税务隐性成本较高,税收风险较大。老挝税法规定,所有境外承包商及分包商在老挝从事商业活动前都必须取得纳税证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中资企业无法自行申请该项证明,相关申请必须通过老挝当地的代理机构代为提交,由此增加了税务成本。
尽管中国与老挝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但老挝国内没有明确规定当税收协定与国内法规发生冲突时,是否可优先执行税收协定条款。针对该种情况,老挝税务机关在实际操作中拥有较大的自主决定权,中资企业仍然面临承担较大税务隐性成本的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有 51.15% 的企业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 再者,在资金运营方面,企业主要面临外汇汇出便利化程度较低,市场拖欠现象比较常见,信用环境有待提高,汇率持续贬值,通胀风险居高不下等问题。
? 最后,在政治社会文化方面,中资企业还面临政府行政效率低,腐败现象较普遍,文化背景差异大,思维方式差距大等问题。
05
面对现有的问题,
投资老挝的中资企业可以
▼
其中,在用足用好社会资源方面,中资企业在老挝应当配有专人对接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应与大使馆保持密切联系,并定期向使馆经济商务处汇报企业发展情况,以便于及时了解、领会中老最新的合作动向以及老挝政府新政新规的要点及影响。
>>同时中资企业还要积极与老挝当地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如财政部、经济部、劳工部、移民局等建立良好的关系。
>>中资企业也可以通过老挝中国商会等组织,加强与其他中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成长。
作者李好系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处长、博士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作者苏立坡任职于老挝计划与投资部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
长江电力投资南美配电项目的方方面面
生活从周末开始
我认为,虽然此次收购的核心资产质量较好,但收购溢价较高,没有为当地较突出的政治经济波动风险留出安全边际,对公司和中小投资者而言,不是一笔理智的投资。 - 国家电投计划千亿投近300个项目,清洁能源占九成
- 南非国家电力公司提前结束新年后的首次限电
- 埃塞俄比亚公路项目【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