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引: 缅甸・投资协同

中国丝路通,是全球第一家基于微信系统的大型投融资并购项目交流平台,它提供了强大的项目发布与搜索功能、强大的会员通讯录功能,解决了留项目——项目信息驻留问题,留人——群友流动性大问题。

“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引”:
缅甸?投资协同
外国企业与缅甸开展经贸合作,须严格按照缅甸外商投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社会,从而降低经济政治风险。本集的《国别指引》将从缅甸最新的外商投资法规政策入手,为想要进入缅甸市场的投资者提供相关资讯。

缅甸投资法规
新法允许外国投资者100%独资开展大量商业活动,包括电信、发电厂、服务、基建项目、农业、旅馆业和非食品加工行业。
零售和批发业也开始对外国投资开放。小部分商业活动需要联同当地合伙人才可以进行,诸如食品生产、饮料生产、塑料、一部分化工厂、矿业和房地产开发。即便对于那些受限制的商业活动,外国投资者也可以持有高达80%的股份。

此外,依据《缅甸投资法》及《经济特区法》设立登记并取得相关许可的公司,可享有投资优惠与奖励措施。

日本企业在缅甸的投资经验


吴昂登缪认为,纵使中国企业的投资项目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农民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难以获得工作岗位。



与中国投资者恰恰相反,日本投资者并没有仅仅依靠缅甸政府与当地社区进行沟通。他们主动与当地社区搭建沟通桥梁,为当地适龄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推动当地劳力就业。


“我们有培训计划。 我们召集了对服装工厂,缝纫感兴趣的居民,并为他们提供培训。我们在2017年设立了投诉机制,让当地市民能够表达他们对项目的担忧,因此收到了很多关于环境、劳工问题等投诉案例。”

(缅甸市民反对中国承建密松水电站)
Q:什么是“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引”?

“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其中,涉及的行业也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扩展至当地发展所需的各行各业,从国企领军、到越来越多的民企、外企参与其中。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引领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已经迈入了新阶段,对外投资额将继续增长。

从2016年到2019年,凤凰卫视《龙行天下》栏目组前往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和探寻了诸多在海外打拼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拍摄了400多个海外投资及国际合作案例。
基于上述积累,2020年,我们将推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引”,立足国际化策略,聚焦不同国家发展诉求,总结先行者的经验与得失,联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行业资源对接,提供产业、政策、法制、合规、社区关系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国别指引”为相关企业在考虑首次进入或重新审视海外业务时提供具体的建议,识别、评估、应对投资风险,发现投资机遇,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每周日19:45分
凤凰卫视中文台
编辑:舜炀、巴塔木

文章很好,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